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1章:为世家正名(2/3)

一再辞官专门教育谢家子弟,是等待中老年了才出仕?另外一个王坦之是出身太原王氏,为当朝尚书令王述之子,可这个时候不该是在会稽王司马昱麾下任职吗?

当然了,刘彦讶异不是那些,是他知道谢安是谁,不知道王坦之是谁。

“难怪……”桓温知道自己不该插嘴,可他还是说:“刘使君多多做好准备,车骑将军……真的要北上伐赵了。”

面对桓温的提醒,刘彦除了笑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刘使君,温知道使君对长江以南的世家有误会。”桓温一脸的认真,说道:“或许在使君看来,屡次北伐皆为笑话,可温想说你是错的。”

刘彦现在在做的可是作战会议,不是在唠家常,但他没有阻止桓温往下说。

“祖公(祖逖)北伐仅有数千,遭遇张平与樊雅的背叛,仍然坚持北伐,以一己之力平定张平与樊雅。后又遭遇陈川背叛,不得不撤往淮南,可祖公(祖逖)于后又重新夺回失地。祖公(祖逖)先后以微薄力量与李矩、赵固、郭默等割据势力抗衡,直至……”

桓温讲的那些是祖逖时期的一些往事,遇到了需要解释的时候还讲的比较清楚,总体意思大概就是,不是世家没有北伐的意志,只是司马皇室老喜欢拖后腿,再来就是时局艰难。

“嗯,我听明白了。但……那只是祖逖出力,司马家族一直在拖后腿,其余世家也是冷眼旁观吧?”

桓温似乎不受影响,又讲了一些庾亮北伐的往事,最后才说:“屡次皆是血战,不知多少士卒战死疆场,以一隅之地,羸弱之军事,换来胡马不能南下。”

所有人都在看桓温,了解详情的人一脸的严肃,不了解的人则是依然轻蔑脸色。

刘彦注视着桓温,缓慢声问:“元子的意思是,屡次北伐不是笑话,是尽最大努力?”

“事实胜于雄辩,温对使君这话印象深刻。”桓温很突然地揖礼:“温有一个请求,不知当不当讲?”

刘彦点头:“但讲便是。”

“温请求使君借三千骑兵。”桓温弯腰不起:“温愿意率此三千骑兵绕兰陵一线,进逼彭城。”

那一瞬间,一些人情不自禁就是一声“噗!”,他们觉得桓温脑子肯定是出问题,借兵是说借就借,借的还是骑兵?

知道什么是骑兵吗?至少骑兵有多么珍贵吗?东晋的军队二十来万才多少骑兵,桓温竟然一开口就是三千骑兵!

“可行。”纪昌在一片吸气声中继续说:“君上,我们本来也是要威胁彭城,影响王鸾作出错误判断。”

众人就不得不看纪昌了,他们看纪昌的时候眼神里满满都是不可思议。

“一千突骑、一千轻骑与一千辅助骑手。”刘彦笑呵呵地看着桓温:“彦叔仍然为元子副手。”

那一刻,帐内不知道多少人以为自己幻听,或是觉得在做梦。

桓温直立起腰杆看刘彦的时候也是充满了震惊,眼眸似乎还带着感激?他其实也就是被气得快炸了肺,一怒之下要激刘彦试一试,再则是看出威胁彭城对汉军或晋军都有重要意义,才会开那个口,真没有想过刘彦会同意。

就因为觉得不可能,导致刘彦同意下来反而是桓温脑子有些懵,是愣了很久,才开口问:“真的?”

刘彦已经与纪昌在商议接下来的动作,闻言扭头看一眼估计还懵逼着的桓温笑了笑,随后又重新转回头跟纪昌继续商议。

“元子。”袁乔苦笑了很久,抬手露出手掌里面的兵符,说道:“刘使君已经给出节符。”

“这……”桓温依然震惊:“那可是三千骑兵!”

经过那么多天的了解,桓温自认还算是搞懂了汉军的编制,分为数个阶级,等于是将部队的精锐程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