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4章:总算王对王(2/3)

原因,一千一百多年之后的黄河出海口可是比现在往大海多移动了一百多里

刘彦满意地点头:“第一批部队,两万步军会先返回,那么”,他看向了纪昌。

“我们之前已经将必要的桥梁进行架设,需要随时能够进行连接。”纪昌说的是济水,他又说:“其实我们近期就该将部队投入。”

看着姚弋仲是一个谨慎而又多疑的人,汉军给予的疑点已经够多,要是羌族大军有十五万渡河,可汉军这边依然没有什么大动作,难保姚弋仲不会有什么其余举动,其中就包括撤回黄河北岸。

刘彦不是什么怕事的人,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随着羌族大军后续部队的大举再次渡河,刘彦再次移动行辕,汉军渡过济水,包括刘彦在内的三万汉军直接开进漯阴。

漯阴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西汉孝武皇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逼降浑邪王,后面浑邪王就是被刘彻封为漯阴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齐河东北部划归漯阴县,直到西晋仍隶属济南郡,现在漯阴却是已经被废置。

其实漯阴被废置只是石碣统治下中原的一部分缩影,毕竟胡人可是要将中原变成牧场,废弃的城池不知凡几,连带一些有名的大城也变成了鬼蜮一般的废墟。要是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这一情况到后面还会持续,需要到北魏期间才相对改善,到了隋唐才算是得到恢复。

刘彦率军前往漯阴对于姚弋仲来说是一个强心剂,姚弋仲对于大举渡过黄河之后依然没有出现汉军其实是一种焦虑心理,并且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疑神疑鬼的状态。

“多少”姚弋仲突然瞪大了眼睛:“才三万”

渡过黄河的羌族大军有多少不计算战力已经达到三十余万,那是遍处方圆数十里的一种安置情况,要算上必须的放牧等等情况散出去可有近百里的方圆。

事实情况是,姚弋仲渡过黄河之后没有遭遇汉军,疑神疑鬼之下对于渡过济水存在很大的迟疑感。他不止一次生出过返回黄河北岸的心思,就在即将拿定主意的时候,来自襄国的命令前脚刚到,后一脚是刘彦亲率汉军到了漯阴。

刘彦率领的汉军的确才三万,其中只有近万的骑兵,余下皆为步军。另外是济水之上已经出现汉军船舰的身影,数量似乎还比较可观

既然是刘彦率军到了,济水之上也出现了汉军的船舰,那么姚弋仲就该知道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让姚弋仲诧异的是,刘彦虽然调动了大批船舰进入济水但只待了三万陆军步骑,他就不得不问:“有发现后续开来的汉军吗”

目前没人能够回答姚弋仲,他会在三天之后得到孙伏都传递而来的消息,那是孙伏都发现有汉军船队途径东平郡的济水河段,规模上还显得无比庞大。

到了孙伏都的情报送来的这个时候,姚弋仲已经带着大军来到漯阴的西北方向安营扎寨,双方的骑兵甚至已经打了数场,甚至羌族大军都有尝试过进攻汉军营寨,只不过羌族军队在交战中不管是骑兵对战或是攻击营寨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两军建立的营寨是相隔十里左右的遥遥对峙,中间留下的空间当然是交战场地。要是从高空看去,可以看出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羌族大军,他们的营寨比汉军这边庞大足有二十倍以上。姚弋仲设立羌族大军营寨的时候还考虑更多,是呈现出一种偃月的布局,近乎是将看去很小的汉军营区给半包围了起来。

双方各自扎营,他们从对上的那一刻起交战就没有停止,比如现在。

刘彦喜欢登高望远,每到一处必然是会在中军区域建造足够高的瞭望台,他现在就与一众部下处于高处观看羌族大军的再一次进攻。

羌族那边没有统一制服,密密麻麻的人群看着就是五颜六色,其中大部分是身穿羊皮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