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5章:更详尽的前凉(2/3)

时候六夷开始被接纳入“人”这一物种了

对了,就是现在,是胡人成为中原的霸主之后,六夷不但成了人,还是上等人,炎黄苗裔就是在这一次浩劫中首次被打断了脊椎敲碎了膝盖骨,还是第一次成为下等民族,而这个拜司马氏一家子以及当代精英阶层所赐。

中原内的大族和豪族中当然有炎黄苗裔,更多的则是胡人,毕竟胡人是中原霸主,一些先行汉化的胡人别的没有先学会,聚众和大肆占有土地倒是先学了。再来说那些少数为炎黄苗裔的大族和豪强,他们要是没有对胡人屈膝谄谀,胡人能容许他们的存在

谢艾不会不知道中原的现状,那么可以理解他是在劝,很多时候睁只眼闭只眼是君王应该做的,要是能刘彦能吸纳,就该以广阔的胸怀全接纳了。

融合胡人的事情刘彦一直都在做,但是以一种多数容纳少数的事情在干,过程中尽量杀死胡人是必须的,要不胡人的数量多于炎黄苗裔,那究竟是谁在融合谁。

除人口外,文化实际上炎黄苗裔占据绝对优势,但再好的文明也是需要有坚强后盾,也就是武力作为基础才能传承下去。

刘彦一路上问了不少谢艾关于西凉的事情,这一次谢艾倒也是有问必答。

张氏凉国那边历来就是地广人稀中原沦陷于胡人之手后,是有相当多数量多的晋人难逃,但三秦之地可逃不了那么远,因此三秦之地的人其实是选择西凉作为庇护之地。恰是有了从三秦之地逃去的那批人口,张氏凉国才算是有更多的人力资源。

不管是先秦还是西汉、东汉,凉州这边从来都不是什么人口大州,张骏对国内的人口没有一个切确数字,猜测该是有百万出头,以这样的人口再加上国力羸弱自保都显得困难,自然是要选择可行的出路。

西域在西汉时期已经反复征讨过,要说华夏苗裔眼中的“天下”是哪些,也就那么几块地方,实在别无选择的时候西域进入视野也是选择之一。

张氏凉国向西开拓遭遇到的阻力也就那么几次,真正难办的还是与之中原完全不同的地貌以及气候,尤其是沙漠与隔壁才是真正的难题。

“凉国之所以向西开拓而不是东边,是自知以凉国的军力和国力难以东进。”谢艾提起过一点,凉国的三代国主不是没有想过要搞户籍登记,可这件事情真不是那么好办:“大族和豪强自然是有的,甚至比中原以及长江以南要难办。”

刘彦可以理解的,相对于中原的动荡和长江以南受到南逃世家的冲击,西凉那边动荡要少很多和受到的冲击也不是太大,这样就导致西凉的大族和豪强势力其实比较大,张氏一族能在那边站稳脚跟与天下动荡时是凉州的最高官员离不开关系。

张氏一族能够崛起依靠的是本来的官职,实力不够的时候依然要借司马皇室的势,虽说经过长久的经营已经站稳脚跟,但养成习惯的事情一时半会恐怕是改不了,那就是为什么张氏凉国长久以来对待司马皇室保持表面恭顺的原因。

“有您的强势崛起,您又在泰山”谢艾一脸莫测地说:“实际上西凉现在很迷茫。”

谢艾像是不需要避讳了,讲了张氏凉国上下的心态,包括为什么不东进,对待小朝廷与新建立的汉国是什么心态。

谈了一路,很多事情符合刘彦从情报上汇集起来再进行猜测,大体上也就能够对比。

张氏凉国那边的当权者头脑非常清醒,本土户籍登记干不了,不知道国中确切人口,地处荒凉之地也是一个弱项,是绝对没有实力贪图做什么中原之主的。

“您崛起时间短,发展却是超乎想象。”谢艾看着刘彦想要解开困惑,刘彦却只是笑而不语。他看着有些失望,等了一小会才说:“冉闵去除国号的事情对我王触动极大,并不止是东边屏障将失这一点,亦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