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1章:传承之重(2/4)

并不需要多么聪明,只要能够“守家”就算是完成责任。在读书人完全崛起之后,他们甚至希望统治者就是一个傻子,治理国家的事交给读书人就好了,统治者最好当个泥塑。

必须说的是,读书人全面崛起的并掌控朝政的时候,通常就是国家最混乱的时刻,他们会形成各种派系进行斗争(党争),也经常是为了达到斗争的胜利不折手段,致使国家变得混乱的同时消耗国力,导致国家不是内部不断起义有了朝代更替,就是异族入侵进行灭亡。

“想来,太子便是嫡长慎了。”

“自当如此!”

“嫡长慎可有座师?”

“这个……”

都不是傻子,庄严场合刘慎特别出场,他的一举一动还都起到主导作用,不管是指挥自己的弟弟刘铭,还是其余的二代,都是有着特别的含义,看不出来都不是眼瞎,是脑瞎。

“三公九卿之嗣有福了。”

“汉家本有如此传统,他们确实有福了。”

所以说诸夏文明的传统都有自己的特别意义,国家的继承人从小的时候都会被安排一些玩伴,除了增加继承人的社交之外,无疑是让继承人拥有自己的核心班底。等待这个继承人真的继承大统,玩伴们差不多也都会身居高位,一帮有着深厚友情的君臣将会共同协力在治理和发展国家。

谈论的人免不了一阵酸溜溜,他们能够找到太多的例子了,自小与君王一块长大的人,只要不是在那个过程陨落或是被淘汰,无一不是在将来成为国之重臣。就是这些人之中有坏到流脓的人,基本上大多也能得到宽容,才是令人最羡慕的地方。

“至少三代的富贵是保住了呀!”

“何止三代?若是依然由他们的子嗣成为伴当,四代、五代……福泽绵绵不息了都。”

羡慕和嫉妒充斥着太多的局外人,他们不得不奢望一下,是不是也能让自己的子嗣参与其中,哪怕是无法直接接触刘慎,至少也要自己的子嗣和那些二代成为朋友。

殿内的歌声还在继续,唱完《鹿鸣》之后,连《頍弁》和《瓠叶》也先后被吟唱,目前是在唱《宾之初筵》。

可以说《诗经》其实诸夏文明的一部百科全书,里面能够找到诸夏文化的包罗万象,读《诗经》必定是能其中的文明知道古人的生活是怎么样,又可以找到很多史书上所找不到的记录,比如《出车》就是记载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胜利的歌咏。

不要以为《诗经》和现代人没关系,古人唱诗经与现代人唱流行歌就是一个意思。

事实上,很多现代流行歌曲也是改编自《诗经》。

予遥望兮,蟾宫之上(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绮梦兮,烁烁飞扬(有一个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已往兮,忧怀之曝尽(昨天以往,风干了忧伤);与子见兮,在野之陌青(我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牵绕兮我怀,河升波涨(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涨);美人兮相伴,斯是阙堂(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

就问屌不屌?好吧。上面那个都是某大神恶搞,但真的有不少现代流行歌曲是改编自《诗经》,如《蒹葭》、《在水一方》、《夜宴》等等。

“真的是太厉害了……”

“他们唱的歌已经传唱数千年?”

在这一刻,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和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暂时抛下了敌意,是作为一个外来者接触到诸夏文明的历史之悠久,有了沟通的渴望。

罗马和波斯有相同的阶级观念,就是身份到了一定地位才有互相沟通的资格,高位者其实是不会与卑下者聊天,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和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实在太想聊天了。

“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并不少,却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