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煤山殉国(2/3)

足,能容纳几十万大军的兵营,早就被崇祯倒腾空了,各路人马先来先得,自有住处。

到了驻地几人被安置在一个套间,朱慈烺独自住在里间,另外三人挤在外间,亲兵警告几人不许私自离营,违者立斩后就走了。

几人匆匆寻了些干粮吃了就早早入睡了。

毕竟从昨夜出宫一直就没个安稳。此时虽然前途未卜,也是管不了许多了。

第二日清晨,朱慈烺起身不久就被刘宗敏派人叫去武德卫的大堂。看来刘宗敏虽是莽汉,但说话是算数的。

来到大堂见过刘宗敏,朱慈烺找了个柱子后面站定,然后就是看着刘宗敏处理军务,无非是汇报昨日战果,安排伤员,调拨粮草,惩处违反军纪的士卒,然后就是汇总昨日攻城清理战场的战利品,并且拿出一部分赏赐有功之人。

别看刘宗敏大字不识一个,这林林总总的事务倒也处理的井井有条。

足足两个时辰,才算完事,朱慈烺也没有具体公事,散了会就直接回到营房吃饭,下午在屋里锻炼了下身体,看了看李继周营里找来的盗版兵书。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三月二十一日午后,朱慈烺终于等来了那个他早已知晓的消息。

崇祯死了,他的尸体挂在万岁山的一棵歪脖老槐树上,直到闯军搜山才被发现。据说崇祯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只红鞋,身上穿着蓝色袍服,上面写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只有太监王承恩在旁边一颗海棠树殉死。

和自己的记忆完全一致,朱慈烺心中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崇祯说来是自己这具身体的父亲,虽然已经完全占据这具身体,但继承的记忆还是让朱慈烺不由自主的悲伤。

可能是希望做个了断,得知崇祯自缢后朱慈烺找了刘宗敏。

问得李自成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于是朱慈烺第一次下跪,求刘宗敏准许自己前去祭拜。

刘宗敏幼时父亲因官府逼租自缢,母亲不久也病死了。此时看到朱慈烺的情形也不忍拒绝,于是命一小队士卒护着朱慈烺前去祭拜,并吩咐只不让朱慈烺跑了就好,不可干涉朱慈烺行为。

谢过刘宗敏,朱慈烺叫上李继周三人,好歹君臣一场,大家都去祭拜一番。

好在刘宗敏这里不缺马匹,牵过几匹驽马,一行十余人不一会就来到了东华门外。

东华门外空地,停着两口柳木棺,棺前摆着供桌,上面写着牌位,随便摆着几盘贡品,旁边站着守护的闯军士卒足有几百。

而大半天前来祭拜的百姓官吏却不足百人。其中少数人哀嚎悲鸣,更多的只在默默祭拜。绝大多数京中官吏百姓只是远远观望或是匆匆而过,也不知是对这大明毫无留恋,还是害怕大顺新朝打击报复。反正朱慈烺赶到的时候偌大的空场上只跪着寥寥数人。

朱慈烺几人下马快步奔来,跪在棺前。

心中感慨崇祯此人,虽有志中兴大明,怎奈为人刚愎反复,再加上天灾**,终于还是把这大明葬送在了自己手里。

眼泪不觉落下,为这“父亲”,也为这大明!

朱慈烺正在心中默默祭奠,突然听见一人嚎啕大哭而来。

微微皱了皱眉头,朱慈烺心想:“此时出头之人,不是忠臣就是奸贼。”

回头观望,只见一青年男子身穿素缟,泪流满面跌跌撞撞冲了过来,一下子跪倒在崇祯木棺之前。

朱慈烺看他这一跪,完全没有收势,膝盖硬生生的磕在地上。

朱慈烺看着都疼,同时也微微汗颜,自己这个儿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