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章 青岛港(1/2)

朱慈烺改革军队编制的出发点很简单,他觉得别扭,记不住!

百户、千户还好,再往上卫指挥使定额五千多人,到此为大明最大的常设军事单位,省级军事单位叫做都指挥使司,相当于后世的省军区,关键是首长也叫指挥使!

一个卫指挥使,一个都指挥使,朱慈烺每每想来总是头痛。

至于那该死的总兵衔,本非常设,后来虽然慢慢的成了定式,但总兵仍无品级,也无兵员定额。尤其是崇祯末年间,总兵都快成了荣誉称号了!

总兵上面还有个临时的总督,督师啥的,名字叫的大气,职责却是乱套。

朱慈烺这么一改,简单明了,更方便全**队数量的统计。同时以前一个千户管十个百户,一个卫指挥使管五个千户,本来古代信息沟通就不灵光,这种体制下,打起仗来一个五千多人的加强旅作战单位,也只能一窝蜂的聚在将领身边蚁附冲锋。

不过,朱慈烺心里也明白,就算他改了编制,作战方式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不过终归会更加灵活,而且历史早晚会发展到这里,自己早点改了以后省得麻烦。

让李恒温这小秘把章程拟定出来,加了印,发给李来顺和郭嵩这两位新任军长,信末还客气的加了一句“如有不明之处,欢迎来信咨询”。

之后,甩手大掌柜朱慈烺就带着李恒温出了即墨城。

孟章明昨日传信,青岛口码头扩建工程完工了,问朱慈烺是不是要前来看看。

看!当然要看!而且朱慈烺还要亲自剪彩!虽然整个大明只有他一人知道何为剪彩~好吧,其实朱慈烺也不太明白剪彩程序,不过其他的也无所谓,只要能拉风的剪了那一朵大红花就行!

朱慈烺兴奋地一路狂奔,正午时分赶到了青岛新城。

此时的青岛府城已初具规模,不少临近村庄已经整体搬了进来。

青岛城规划的居民首先以工匠,商贾优先,还有一片军队的驻扎生活区域。附近村民亦可申请搬入,毕竟此城在朱慈烺计划中有些特殊的使命。

寻到了孟章明,简单的吃了两口,几人就急急的去往海边,那边从清晨就开始准备,此时早已妥当,就等着朱慈烺到来,主持了仪式,第一批渔船就要出海了。

不比后世港口建设,明末又没有工程机械,也没有钢筋水泥,所谓港口就是寻找一片大小深浅适合的平静港湾,清理沿岸淤泥,夯实土地,搭建木质栈桥码头,以方便人员物资装卸而已。

青岛口的码头在许铤求开海禁之后就已小有规模,毕竟整个山东也没有几处可以出海,官方许可的出海码头就好比经济特区,自然好处多多。

只是这几年兵荒马乱的,南方客商已经少来山东了,只有一些渔民出海打渔,也不走的太远,所有青岛口有些衰败了。

刚刚走进港口树立的木架大门,唰啦,十余米高杆之上一条鲜红的绸缎顺势而落,上面绣着黑色的“青岛港”三个大字,看笔体隐约是出自朱慈烺手书,只是秀到绸缎之上有些走样。

“显之,这个有点丑吧!本宫挺拔刚劲的字迹,怎么绣的如此臃肿飘散!”朱慈烺有些不满的跟孟章明抱怨。

“呵呵,太子殿下墨宝,下官已经命人做了匾额,只是时间紧还没完成,只得先凑合一下,此为末节,殿下还是赶紧讲话吧!大家也都等了不短时间了,尤其是还请到了几位南方海商出席,殿下可要把握机会呀!”孟章明也觉得这个条幅有点碍眼,只是他事务繁忙,手下人办事也盯不过来,他也是此时才第一次见到,于是赶紧打岔,吸引朱慈烺注意力,不然这小祖宗唠叨起来,磨人耳茧。

一听现场有海商,朱慈烺一下来了兴趣,要是能借着剪彩仪式签下几笔大单,这才是实惠呀!至于什么字丑有损太子威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