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章夏家那点事(1/2)

夏小红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姆妈--蒋梅英,至今她还非冲楚地记得

夏小红的老家是一个叫做河湾里的小村子,虽然这河湾里只是一个小村子;可是搁在八十年代来说还是一个相对于比较富裕的地方,河湾里的地理位置还不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里面从夏小红有记忆的时候起;她就清楚的记得--村里有一条黄土马路一头直接可以到达距离河湾里很近的小县城--安江镇!而另外的一头则可以到达距离河湾里同样很近的小城市--洪江市!

不止如此,河湾里村还凑巧刚好是河湾里设置乡镇府的地方;这里每隔四天还都有一个集市,也就是所谓的赶集。

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有‘赶山’之称;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曾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

八十年代初恰逢城市经济改革,夏小红的爸爸脑袋瓜子比较灵活;老早就以放排的形式开始做起了生意,夏家在整个河湾里村属于先富责来比较有钱的人家。

放排指的是将木材通过水流运输的一种方式,即将木材用藤条、蔑缆、钢索、铁链等索具编扎成排节;然后再根据河流的情况,或再将若干排节纵横连接成为木排;由水流自然操纵使其在河流中顺水漂下进行木材运输,一般应用于通畅的河流;木排的形式有单层的、多层的和木捆的,其大小根据河宽及水深而异。

老早的时候夏小红的家里面就成了河湾里村唯一的万元户。

要知道八十年代跟现在可是压根就不能够相提并论,那个年代的万元户可是老值钱;不像三十年以后满大街的人都是百万、千万的身家,很快夏家就在河湾里村那个全都是木房子的地方;修葺起了河湾里村第一座砖瓦房,而且还是别人口里面的小洋楼。

但是幸福并没有真的降临到了这个才刚富责来的农家,跟很多的人一样;夏小红的爸爸--夏铁成再一次将一句流传了上千年的老话重新印证。

如同一句老话说的一样,男人有钱就变坏;很多的男人在升官发财以后都会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夏铁成也犯了这个大多数男人都会犯的通病。

家里头有钱了,小洋楼也修好了;夏铁成大男人的心里开始膨胀起来,就觉得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妻子变老了;不如城里头很多年轻的妹子耐看,于是口袋里头有了一些钱的夏铁成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外面那些年轻妹子的身上。

当夏小红家里的小洋楼真正完工不久后,夏铁成对蒋梅英提出了离婚;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人会离婚,更别说是在农村了;一开始的时候蒋梅英死活都不同意离婚,却顶不住夏铁成三天两头对自己无理的打闹。

蒋梅英很心寒,她自问没有对不起夏铁成的地方;蒋梅英真的就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家会走到了这一步;面对自己妻子的质疑,夏铁成开口只对蒋梅英说了一句话;想要不离婚也行啊!你再给我老夏家生一个儿子,那咱们这个婚就不离了还凑活着过。

一听夏铁成的这话,蒋梅英原本还有一丝期盼的心终于拔凉一片;彻底的歇了菜。

蒋梅英当初在生夏小红的时候,不小心伤了身子;因为那个时候的医疗水平还不怎么发达,再加上河湾里村只是一个小乡村,这一耽搁下来时间一久;一来二去的蒋梅英竟然变成了不能生育了。

八十年代的时候计划生育没有后来那么严,特别是在农村里头;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两到三个小孩子,很多的人家都是一男一女;也有的是两个儿子,再不济最起码也会有两个女儿;像夏小红这样家里头就只有一个女孩子的还真的是少见的很,单整个河湾里村来讲;就只有她一家是这样的情况。

也正是这一点,尽管夏铁成已经挣了不少的钱;可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