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4章 义字当头(2/3)

稍微高一点,但比不上县衙里的书吏。

雷横死死的盯着宋江离开的方向,夜色正浓,早就看不到宋江的背影。

他只是觉得奇怪,突然似乎心中豁然开朗起来,问朱仝:“刚才公明去的方向,似乎是去东溪村。”

“东溪村?”

朱仝微微邹眉,对于东溪村他在熟悉不过,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常去,而是因为这地方有个人很特别,名气在郓城县比县令老爷都要大一些。

但是却喜好结交江湖朋友,江湖上的人,有好有坏。

总的来说,坏的多,好的少。

乡里乡亲的朱仝自然希望晁盖能好,更不要结交匪类,到时候他们这些做朋友的为难。之前的刘唐就很没有眼力,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非要捅破,弄得大伙脸上无光。

不过朱仝向来不是喜欢猜度他人隐秘的小人,一笑而过:“雷兄弟,今日也倦了,在下做东请兄弟喝碗水酒驱驱寒气。”

“这怎么好意思?”

雷横嘴里说着不好意思,可是腿脚却迈开朝着酒肆而去。他身家不如朱仝富裕,同时为人又贪财,自然不肯破费,但要是吃人的,他从来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再说宋江。

提着腰刀,走了十来里路,又饥又饿。

扶着路边的树歇息了一阵,咬牙再次赶路。

总算是在天亮之前,赶到了东溪村。

村口的狗吠叫了起来,一只只接着叫起来,如同比试那只叫的响亮豪迈。不过村子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根本就没有人出门查看的心思。

唯独村头的私塾先生吴用起来了,打开远门,揉眼看清是宋江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此时的宋江又渴又累,在水缸边上舀了一瓢冷水,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没喝两口,却仿佛被激住了似的,打起了颤栗。

“公明兄,这是为何?”

宋江呼出一口热气,咬牙道:“出事了。”

“说话间,将衣襟中的文书拿出来给吴用看。”他倒是不担心,吴用和他一样,都是落榜士子。别以为吴家后人说的那套是真的,什么吴用参加科举,差点成了状元,因为对蔡京不敬,才被取消了功名。这等瞎话,也就是自己后人给老祖宗脸上贴金了。

状元可不是宰相能定夺的,而是殿试中皇帝亲自考核之后,才会点取的才子。

而现实状况是,吴用不过是蒙童先生。

基本上和沂水县的颜夫子一样的水平,可能比颜夫子稍微强一些,但也强不到哪里去。毕竟颜夫子和孔夫子就差了个姓,但学问差了十万八千里之遥。

宋江和吴用是同县的士子,平日里也经常见面。水平嘛……吴用高一些。但是吴用很穷,没钱去书院读书,只能在乡间闭门造车,以至于解试也过不了。在大宋,读书好的人,考取书院并不难,只要以学问进入书院之后,朝廷会给予补助。当初范仲淹考上了书院,靠着朝廷的补助米粮,才在科举路上坚持了下来。

读书不成的吴用,只能在乡间做私塾先生。

平日里教授几个蒙童,也得不到多少束脩。好在有个仗义疏财的邻居,晁盖。经常接济她,才让他免于衣食无继的困顿。

吴用看仔细看完了公文,坦然的目光迎向了宋江问:“公明,这是何意?”

“贤弟不知?”

宋江微微一愣,在他看来,吴用和晁盖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怎么可能对此事情毫不在意,难道他之前猜测的不过是虚惊一场,晁盖和劫案无关。或者,隐藏在晁盖庄子里的劫匪隐藏的很好,没有让晁盖发现端倪。

可他哪里知道吴用是强撑着惊慌,他是晁盖的亲信,怎么可能不知道晁盖最近做了什么?

尤其是庄子里一个个来历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