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2/3)


“最后就是霸道,霸道不讲道理,或者所有的道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出来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霸道的道理。如果琉求国在大宋边境,士兵迈腿就能跨入,那么就不需要用霸道,用王道就可以。”

“但是琉求国孤悬海外,这时候和对方讲道理就是犯蠢。没有震慑的统制,无法持久。没实力的时候,用奇货可居来标榜对方的重要,有实力还用这种办法,就是愚蠢。这时候应该用的办法是指鹿为马!”

说到这里,李逵话锋一变,有些阴沉沉道:“一个琉求国太子是否是真假,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需要一个琉求国太子,这个人可以是真的琉求国太子,或者是随便一个人都行。只要大宋说他是太子,他就是太子,哪怕他不是人,是头豕,只要大宋需要,他就该是琉求国太子。海外乃非常之地,不能用儒道感化,无法用王道利导,只能用霸道镇压,你可明白?”

“属下听闻局座一席话,顿时茅塞顿开,犹如醍醐灌顶。”

李逵摆摆手,撇清道:“元让,你是聪明人,我不信你不明白。我听说你也有意参加封地竞买,到时候如果你中了,就要招揽手下可投入巨大的财力。你要记住,你们不是去给人送礼的,而是让人给你们干活挣钱的。人性懒惰,肯定不会安分的听你们的劝解。倒时候少不了用血的教训告诉对方,不配合,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一手拿着鞭子,甚至是刀子。另外一只手拿着好处,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这等霸气的话,蔡京这辈子恐怕是第一次听,而听过之后,内心产生的震撼,不亚于他当初听了王安石的变法十谋。

简直就是洪钟大吕,震耳发聩。

“元让,接下来你去让人给他鼓鼓气,传播一些消息,让伯尼丹的身份至少在百姓之中做到路人皆知。”

“局座……是否要给伯尼丹换个地方,他现在和侍从还住在城外。要是太子身份被人传扬起来,怕有人做别有用心之想。”蔡京问李逵。

李逵摆手道:“不用,就让所有人看到。他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由头。有他没他一个样。当然,有他会好办很多,但是对于海外封地的竞买者,他一点用都没有。”

蔡京虽说彻底拜服在李逵的英武霸气之下,可要说行动,他还没有习惯那种权倾天下的气势。不得不问李逵找找思路。

李逵一口干掉了变温的茶汤,嘴角微微有些湿润的茶汤低落,和善道:“你安排人传扬这位琉求国太子在大宋的遭遇,说说大食国商人如何贪婪,说说伯尼丹和他侍卫们是如何排除千辛万苦,在大宋艰难谋生。堂堂王子,却因为官员的失职,在码头上艰难讨生活。同时也隐晦的说一些鸿胪寺官员的失责。”

与其让鸿胪寺将来找上门来,还不如见机会就上去打他一顿。

反正李逵不吃亏的性格,这时候提现的淋漓尽致。

都事堂。

从中书舍人位子上高升到御史中丞的索封被章惇喊来了。

站在章惇面前,索封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你胆子大的很,鸿胪寺到底怎么得罪你了,你追着他们死命的打?”

“章相,下官和鸿胪寺没私仇,有的是公愤。琉求国太子流落东京街头,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可是鸿胪寺呢?却丝毫无动于衷,如果之前误判其人真假,还有说辞可言。可是这一次,他们却连改过的心思都没有,如此卑劣,如何能为大宋接待八方使团,做我大宋的体面?”索封义正言辞道,暗地里如何,那是各自的神通。可是冠冕堂皇的一套说辞,他说出来一点都不落人后。

可索封的话,却很值得怀疑。

章惇打量了一阵索封,摇头道:“不对,不对劲。你是否和李逵合谋好了要对鸿胪寺下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