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濠镜澳(2/2)

之缘,也成为了澳门传奇的最确切注脚。但太多的人把这里误当作是销金窟,生生死死就变得有点苍茫的江湖味道,红的眼睛和 ,一副拉开架势就要干几招的味道。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16世纪初,葡萄牙武装船队闯入澳门及附近海域并引发了“屯门之战”,但被中国守军击退。1535年(明朝嘉靖14年),明政府将市帕提举司(贸易管理机关)移至澳门,允许葡人和其他外国商船在澳门附近海上进行贸易。1553年明海道副使汪柏接受葡商人贿银500两,批准葡萄牙人以晾晒水浸货物为由的上岸要求,从此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居住,而贪官收取贿银达19年之久,1572年,葡商人送贿银时,因有其他明朝其他官员在场,贪官谎称为地租银,要求加15两火耗银,把私贿变成公租。葡人便在澳门的聚居村,构城筑墙,扩大居住地区,并在租居地实行葡式政治法律制度,与此同时,明朝以及之后的清朝也以各种形式在澳门行使主权,对葡人实行有效管治,收取税赋,一直到延续近300年。

可以说,这三百年葡萄牙人算是安分守几的了,不过一切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变了。

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乘清政府战败之机,向清朝提出领土要求,未果,便武装进犯。1849年葡军袭击澳门海关行台,捣毁香山县丞衙门,驱逐清朝官兵,拒交地租,占领澳门半岛,1851年侵占口仔岛,1864年再占路环岛,逐步占领了整个澳门。

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但该条约涉及的勘界问题经多次会谈一直无法达成协议。1928年,当《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第四次期满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曾照会葡萄牙政府,声明中止该条约,并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新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新条约没有提及澳门问题,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现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而这一切,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得以改变。

“少爷,前方就是濠镜澳了!”今天运气好,顺风而下,才半天多的工夫,就已经到了濠镜澳海域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