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造神实验(2/3)

“神祗道路”是他目前接触过的,对自己未来提升最大,上限最高的一条通路。

于公于私,他没有理由不关注这一条提升实力的方向。

更何况,他目前甚经具备了神祗道路三分之二的条件。

他拥有神格,拥有信仰之力(因为使用正不断衰减),唯独缺少的,就是属于他自己的神职。

王鹤为此曾特意查询过神职的相关事项。

在众多西方文明世界的神学资料汇集成的“宗教知识4级”的资料库中,神职以神祗的活动领域来进行区分。

这其中有几个基本规则:

1.一名神祗可以拥有多个领域的神职。

领域分为不同的名称,例如:植物,死亡,保护,空间,家庭,水等等。

2.多名神祗可能同时拥有一个相同领域的神职,相互之间互不冲突。

就好比不同的人拥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想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3.用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神职就是类似于“印记城”里,不同派系间根本的分歧点:即理念。

例如,在和平与水泉女神埃达丝的信仰资料中,明确记载她的神职领域包括:“水”、“家庭”、“保护”、“植物”。

而作为代行者,王鹤对埃达丝的接触得最为长久且最为直接。他发现埃达丝所有言行举止,都摆脱不了上述神职的影响,

从她的神名,教义,神力、发布的任务内容以及信徒的构成来说,无一不被涵盖在她的神职领域之内。

她本身,似乎就是那些规则和理念的聚合。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无法解释:

神职是到底是由谁赋予的?

是拥有理念的凡人成为了神祗后取得?还是本身被某个神祗将其拥有的神职赋予后取得?

资料中,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

王鹤能够查到的相关信息就是:

历史上,曾经有凡人被赋予了神祗的地位。

从凡人直接取得神职,成为了神祗。

就如同梅莉凯曾经表述过的一样,神职是可以通过主神赋予从神的。

这一点的可信度非常高。

另外,历史上曾存在着神祗间争斗。

某名神祗通过消灭对方,最后篡夺了对方的神职。

这类事情历史中不止一例,而且描绘记载的版本非常丰富。

可信度还算是比较高。

将情报汇总分析,王鹤将着眼点放在这些接近事实真相的部分之中。

他发现,神祗通过争斗获得神职,增强力量,都是以其中一方的死亡或者说毁灭作为前提。

结合信仰之力可以转移的事实,王鹤推断:神祗的神格之中,除了信仰之力,还暗藏着神职本身。

神职的转移,是通过神格这个赖以生存和壮大的载体的交接和吞并来完成的。

这也正好能够解释主神赋予从神神格的情况:

通过分裂神格,主神可以直接给予凡人抵达神祗的条件和力量。

所以,月之女神苏伦曾对王鹤说过,神格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物”。

它的价值不单单是其中的信仰之力,而是其本身能够承载神职,最终让某个个体成为神祗的可能性。

残损但未被磨灭的神格中,必然拥有者未知的神职!

王鹤其实早已具备了这最后一个条件,但是,他从一开始就不愿继承这份未知。

他不愿意将命运交由赌博一般的随机之中。

所以,他一直在谋划,一直在准备,一直以凡人之躯不断摸索和学习着神力和信仰的运用方式。

他要做的,是开创自己的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