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夏国现状(2/2)

引起通货膨胀、金融危机。

对于通货膨胀这点,张居正曾建议只要把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就没有任何问题,当时杨松就询问有何利弊,但张居正的回答让他放弃了这种割韭菜的行为。

当时张居正的解释很术语话,简单来说,每年控制通货膨胀率在百分之十的好处就是可以刺激经济发展,让夏国每年可以多出来额外的百分之十的赋税。

这么好的优点当然不是没有坏处,坏处就是纸币的购买力越来越少,钱越来越不值钱。也就是说,百姓们每年百分之十的财富被官府无情的搜刮了!

比如去年一两夏币可以购买五百斤大米,那么今年只能购买四百七十五斤,看似没有多少变化,其实那二十五斤的大米就是被官府没收了。相当于用货币的价值变化增加了一个看不见的税。

当杨松得到这其中的利弊,反复思考后,最后还是决定不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夏国财政不足的问题,他还想把夏币建设成一种坚挺的货币呢,他可不希望一百年过后,一两夏币只能购买一斤大米。

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发展,发展生产力,解决财政问题是迟早的事,根本用不着这种方法。

……

从上次掠夺战争中,夏国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海上运输能力非常不足!

只不过三万民兵、两万多军队,从夏国国内运输到距离夏国只有一个山脉的间隔的巴克斯特国,海路不过一两天的距离,竟然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在建造舰队的时候,杨松下令研发建造一种大型专门用于运输的运输船,平时运输物资,战时可以运输军队。

在有了全套风帆战舰的图纸后,这样的要求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没过多久,科技院就把设计图画了出来,经过建造验证后,确定下来了这种大型运输船。

【舰船级别:大型运输船。

规格:长65米,宽15米。

满载排水量:4500吨。

运载量:500吨或者1000名轻装士兵。

船员:50名。

主桅杆:4根。

船体构成:总共五层。一层上层建筑在货船尾部指挥居住用,船体分为四层,露天甲板上可以运载大型货物,第二、三、四层为加高仓储层,第一层为压仓防漏层。】

这种大型运输船是介于超级战列舰与战列舰之间的一种船型,科技院原本想把超级战列的图纸稍作改变就行了,但经过论证后发现根本不行,只好参照着重新进行设计。

因为战列舰毕竟是用于作战的,不是用来运输的,在进行仓储方设计时面有着很多妥协。

所以新设计出来的大型运输船减少了甲板层数,加高甲板之间的距离,扩大竖井,加装蒸汽动力起重机,以方便物资的装卸。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