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古华之乱(1/3)

华昊逝去的消息,让整个宗华悲痛万分,各氏族族长纷纷出席华昊的葬礼。华昊最后葬于龙泉山脉北部,后世称为华陵。出殡当天,随行之人痛哭流涕,悲伤不能自己。

但活人还得生活下去,由于华昊逝去,宗华君位空悬。当务之急是选出新一任君。华昊生有三子,长子同,次子云,三子单。长子华同因长时间的跟随华昊,具有处理各项事情的经验,为人公正,视民如子,加之有父亲余荫,先被有华氏选为族长,又以有华氏族长身份,被宗华各族选为新君。

次子云为风姓有华氏分支云中氏,被留于有华氏旧地。

三子单为风姓有华氏分支单中氏,居龙泉山之北,负责看管华昊之墓。

华昊生前被称之华君,因其功德无量,被后世神话,逐称华帝。帝者,德合天地曰帝。

华帝一生教导农业,统一宗华,设立制度,始祭昊天,三伐巴樊,同化相渝,建堰修渠,治水都江,迁有华而建华都,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经天纬地,厥功至伟,后世子孙无不受其余荫,此不朽也!

华帝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崩溃,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发展的时代。带来的超前农业技术直接导致人口的大量增长,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并破坏了财产公有制,催生了私有制的发展。

如果安照风宗那个世界的推算,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私有制的出现要过渡几千年。而就因为华昊的出现。宗华少用了十分之九的时间,就达到原始社会开始崩溃,阶级社会开始出现的阶段。

华帝去世后的七八百年里,宗华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人口的增长,得益于治水成功,肥沃富饶的华西平原被开发利用,开垦出一片片农田庄稼,如有华氏一样的城市增多,氏族也开始增多。

在前三百年里,大大小小的氏族遍布华西平原,而氏族增多,予盾也多了起来,为了土地水源。逐渐频繁的爆发战争。

各氏族为保证自己财产,纷纷建起城墙。频繁的战争加快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当战争逐渐日常化,原来的军事首领逐渐由民主选出来的短期,到而来的长期,又借此机会由民主选举变成血统传递职位的世袭。

战争导致私有制的巩固,通过战争劫掠外族的财产和人口,社会出现了富有者与贫困者,进而形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战败的氏族甚至成为其他氏族的奴隶。双方固化并形成阶级社会。

统治者渐渐脱离基本生产劳动,从事军事与管理氏族,下层人民被迫交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并为修建城墙,宫殿,水渠提供劳动力。

统治阶级为保证自己的统治能永久传续,通过专门的祭司和神话信仰,从精神上控制民众。

又组成军队来镇压反抗自己的民众,当然也用来或满足个私欲或氏族需要,进攻他族或保护本族。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建造城墙,水渠,计算田亩粮食。或者宗教原因。结绳计事肯定行不通了,出现了图画文字。

为调节社会予盾,确定社会各成员义务,更重要的是保证统治者利益。制定对统治者有利的不成文的条例和规定。

一个氏族就是上层族长或者首领,决定指挥战争,和一部分富有者,对整个氏族进行管理,充当祭司,书吏和战士。中层是有自己一块地的农民或者有技术的工匠。提供粮食和生活必须品。并向氏族上交一部分自己所得相当余税收。也是战争的主要人力来源。所以也有一定权力。

再下就是一些奴隶,所有劳动产品包括生命都是统治者的私有物。

各个氏族其实已经有国家的雏形。

华帝死后的八百年里,这一时段称之为古华之乱。前三百年是较和平的发展阶段,称为乱前,中三百年是土地势力兼并的战争阶段,称为乱中。后二百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