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扬州有个乔大夫(1/2)

在大宋的南部扬州有一个叫李重进的人,此人来历相当的大。

李重进乃是郭威的妹妹的儿子,也就是后周太祖的亲外甥,从血统来讲,他甚至比柴荣更加接近后周帝系,毕竟柴荣只是郭威的妻子的侄子,和郭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而且李重进的年龄比柴荣大,资历也比柴荣老,以至于郭威在临终前,还专门在一次宴会上要求李重进向柴荣下跪朝拜,以此确定柴荣的继承人身份。

在柴荣立威的高平之战后,李重进开始执掌禁军,长期担任侍卫司一把手,并在南唐战场上表现非凡,又因为长得比较黑,还荣获“黑大王”称号一枚。

柴宗训继位后,朝廷可能是比较忌惮李重进,便将其调往淮南,镇守扬州,但仍然保留了他侍卫司一把手的职位。

等赵匡胤坐上皇位后,对拥戴自己的将领进行论功行赏,李重进不是老赵的人,所以他的侍卫司一把手也就被自然而然地交给了韩令坤,只丢给了他一个中书令的虚职。

尚未从兵变中反应过来的李重进,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上书要求入朝觐见新天子。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地方节度使进京觐见新皇帝,这就表示他承认了新朝廷,承认了新天子,可赵匡胤委婉地拒绝了。

李重进在后周享有一定的盛名,这一点可不是李筠那货能比的,他长期执掌禁军,还有着过硬的军事水平,再加上他和后周帝系极为接近的血统,这些都让靠兵变上位的赵匡胤十分忌惮。

这种人丢在地方还好,要是放到中央来,搞不好还会有什么野心家借机搞出点什么事来。

赵匡胤的拒绝,让李重进的心里开始忐忑了,他明显感觉到了赵匡胤对他的防备和忌惮,开始召集亡命之徒,加固城墙,做起了防御工事。

也就是在此时,傻孩子李筠造反了,李重进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秘密派人前往北方联系李筠,到时候他们二人一南一北,够赵匡胤喝一壶的了。

危急时刻,赵匡胤再一次展现出了他那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关系网李重进派出的亲信使者翟守珣,也是赵匡胤的老相识。

老翟接到命令之后并没有去找李筠,而是掉头跑到了赵匡胤那,把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地都说了出来。

老赵很高兴,给了老翟很多的赏赐,还以高官厚禄为承诺,要求他回去搞卧底,稳住李重进。

老翟不愧有一张好嘴,劝说很给力,李重进果然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已经收拾了傻孩子李筠,在开封给一些见风使舵的节度使们调换了一下工作区域,顺带着也给李重进发了一张诏书,将其从扬州调往青州担任节度使。

李重进很害怕,节度使这东西,一旦离开自己的地盘就什么也不是了,想当年郭威就是用这种方法,骗杀了后汉那两个刘姓节度使。

一直犹豫不决的李重进终于下定了决心,扣押朝廷使者,加强防御工事,宣布起兵,同时写信向南唐国主李璟求援。

李璟接到信的那一刻手都是抖的。

周世宗时代三次亲征南唐,赵匡胤三次从征,打得南唐军队哭爹喊娘,因此赵匡胤一坐上皇位,李璟立刻就派人来祝贺,隔三差五地进贡一下,表示他很乖的。

更不要说,当年在淮南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能叫得出名字的将领,如今基本都进入了大宋的领导阶级,他李璟还敢蹚这趟浑水?

于是,这封信出现在了赵匡胤的桌上。

十月,赵匡胤命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等率领禁军出征扬州,同时再次下令亲征。

十一月十二日,宋军抵达扬州,连夜进攻,第二日清晨便攻克城池。

这一次,赵匡胤一反之前温情脉脉的形象,而是大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