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下一次又会是几百年?(2/3)

“嗯,我听到了……”

小乔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了一下,她没能睁开眼,因为她因为没有这个能力了,那极其细小的回应,终于耗尽了她最后的意识。

“先生……”

“嗯,我在听。”

“五……十……”

“小乔你说什么?先生听不清……”

“五十……五十年……”

“五十年?”

“等……我……好不……好?好久了……那时候……我想……看看你……”

“好……”江晓低头看着她,笑着答应了,可她的眼角,却忍不住流下了泪。

小乔笑了,靠在她的怀中,那最后一根青丝,也在这时候褪成了白色。

她终于睡了过去。

“真是傻瓜……”江晓深吸口气,笑容比哭还难看,“明明还能再见面的,干嘛要哭啊……”

她抱起小乔,独自离开。

其实,她并不知道,她下次醒来,会是什么时候。

七百多年的时间,仅仅重逢了这么一次。

她又怎么会知道,下一次又会是几百年?

“……”

“晓,你来了?”

扬州城外的一处驿站里,赵匡胤招呼着江晓一起坐到饭桌上。

这是一个私人性质的小酒宴,一张桌子,几个婢女,几个小菜,几罐小酒,看上去很是简朴。

饭桌上除了赵匡胤,还有另一个中年男子,此人估计就是李处耘所说的,南唐户部尚书冯延鲁。

江晓淡淡一笑,径直走到一个空置的椅子上坐下,毫不客气地动起了筷子。

她淡然的表情,就仿佛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

冯延鲁有些惊讶地看着江晓的举动,扭头看向笑吟吟的赵匡胤,“官家,不知这位是……”

“上官晓,朕的朋友。”赵匡胤继续笑吟吟地回道。

“原来是上官大人……”冯延鲁点了下头,急忙对江晓行了个礼,但心里不禁有点犯嘀咕。

奇怪啊,他在来之前就已经调查过了,无论是后周的老臣,还是大宋的新臣,好像都没有一个叫上官的啊……

并没有理会冯延鲁的疑惑,赵匡胤忽然话锋一转,板着脸责问道:“冯尚书,朕想知道,你们的国主为什么和我的叛臣暗中勾结呢?”

赵匡胤指的,是李重进起兵时曾经写信向南唐求援的事。

冯延鲁虽然被赵匡胤的忽然责备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早有准备的他迅速调整过来,不慌不忙道:“官家有所不知,其实国主还参与了这其中的谋划。”

“哦?这是何意?”赵匡胤虽然知道冯延鲁是在瞎掰,但仍然有些好奇。

“李重进派来的使者就住在臣的家中,国主曾经派人来告诉他,大丈夫因为不得志而谋反的历朝历代都有,但这谋反也要讲个时机。

当初官家刚刚建立大宋,根基不稳,北方又有李筠造反,他不趁机起兵,等到李筠败亡之后,凭着这扬州的几千残兵便想和大宋对抗,岂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就算我们国主有粮食军队也丝毫不敢资助,结果也正如国主所料,李重进因为没有外援而败于大宋。”

冯延鲁不失时机地拍了下赵匡胤的马屁,同时又将李重进败亡的原因归咎到没有南唐的援军,在抬高大宋的同时,也没有刻意贬低南唐。

这种语言上的小把戏,自然瞒不过赵匡胤的眼睛,但他还想再玩玩。

“可朕的将士都劝朕乘胜渡江南下,不知冯尚书你认为如何?”

冯延鲁当即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官家英明神武,我南唐不过区区小国,自然无法抵挡陛下的大军,但即使如此,国主身旁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