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顺手牵羊(1/2)

建隆元年,一个平淡无奇的雪夜下,四个人确定了大宋的统一步伐——先南后北。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下了决定,他便不会再继续犹豫下去。

然而就当他抓紧训练军队,在地图上比来比去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还少了一个东西。

出征的理由,通俗点说就是揍你的借口。

国家之间的打架和街头斗殴还是有些不同的,不能你想打就打,在路边捡一块板砖上去拍就可以了。

这些地方政权对中原王朝一向都很恭敬,隔三差五都会派人来送个礼什么的,大家往日无冤、今日无仇的,要是不弄出个合理的理由,还真不太好下手。

就在赵匡胤苦思冥想的时候,一封求救信送到了他的桌上。

这封信来自湖南的周氏政权。

这个地区原本属于楚国,据说是由唐末的一个木匠建立的,可惜由于后来的继承人不太争气,在这个全世界最强的木匠死后,楚国很快就在内讧和南唐的双重打击下崩溃了。

更可惜的是,当时还是南唐国主的李璟实在是不会用人,在拿下这块地方后由于经营不善的原因,竟然又被它给脱离了出去,而且还拿不回来了。

就这样,失去了控制的湖南地区在经过一番生死恶斗之后,终于由一个叫周行逢的大佬胜出并统一。

周行逢虽然有点本事,但人品实在不咋滴,在掌握大权之后,他转手就把自己的另外九个结义兄弟给一个一个全都弄死了。

然而可能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正当他弄死了第八个的时候,老周没撑住,被请下去喝茶了。

临死前,老周抓着十一岁小儿子周保权的手,苦口婆心地表示,他已经把当初一起同生共死的老朋友们都弄死了,就差衡州刺史张文表还没来得及下手。

那小子早就看他不爽了,等他死后是一定会造反的,到时候一定要派亲军指挥使杨师璠去干他,要是干不赢就守着城池别出来,主动归降宋朝。

周保权痛哭流涕地表示爹!俺知道了!俺全都知道了!

然后张文表真的反了。

早有准备的周保权想起了老爹的遗嘱,一边派出杨师璠出去对打,一边又向宋朝求援。

嗯,虽然老爹当初说的是一个不行再来一个,但双管齐下的话,应该会更有用。

就这样,收到求救信的赵匡胤嗨得不得了,当即下令由上官晓担任总帅,扬州刺史李处耘为都监,集合十个州的兵力,全力“帮助”周保权!

这一次,赵匡胤派的将领全都是年轻资历浅的“新人”,这其实也是赵匡胤的一点小心思,他需要迅速扶持起一批新人,来顶替掉他那些老资历的兄弟们,这其中也包括有江晓。

时隔多年,这是她再一次踏上战场。

大军领命,当即出发。

不过在宋朝和湖南地区之间,还有一个挡路的“高老庄”。

高老庄,原名南平,其统治者姓高,占据着当地的交通要道,位于各个政权的夹缝之中,厚道的高家人微笑着蒙上了黑布,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干起了路边打劫的勾当,时不时地就抢一下周围政权献给中原朝廷的贡品。

此举深受周围政权的关心呵护,恨不得把它按在地上摩擦一顿。

就是这样一个厚颜无耻,屡改屡犯的政权,因为地理原因而被其他政权都当做了一个缓冲地带,以至于其竟然从唐末一直存活至今。

当然,到现在也差不多了。

宋朝各路军队集结南平边境襄州后,李处耘正式向高老庄老大高继冲提出了借道的请求。

老高有点怂,他文化水平不高,但书还是读过一些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晋国有一次要去打虢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