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五章 涨到八万两(2/2)

退,主动道歉。云南官府向朝廷禀报了此事。

朝廷自打愈演愈烈的云南战事打响,就一直关注着这里。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内忧外患始终是心病。

平叛固然是可以史留名。但是对国力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此次云南平叛,最耀眼的无疑是陈昱。是他一挽狂澜,将岌岌可危的形势转了过来。轻松搞定了思家父子。令其乖乖返回了麓川。使得战事得以快速结束。

但是有些御史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没有把解决战事看在眼里,而是将陈昱全是思家退兵记在心。竟然书朝廷,弹劾陈昱,说他是麓川思家一伙的。见势不好,就让麓川思家撤退,等待时机,再东山再起。

所幸正统皇帝并不糊涂,朝廷的内阁人员也不糊涂,知道这帮人只是鸡蛋里挑骨头而已。

因此,对于弹劾陈昱的这些折子,也就留中不发,置之不理。

既然陈昱出兵云南,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还云南以太平。那么朝廷怎么也得奖赏一下陈昱吧。

各位大臣一商议,觉得还是恢复陈昱的侯爵,是最合理的。因为陈昱财大气粗,人家根本就缺钱。地盘他倒是很喜欢,但是也不能给他呀。那么恢复爵位,再象征性地给些奖赏,是最好的选择。

正统皇帝自然也同意这个建议。

倒是旁边的王振建议皇帝,不妨将陈昱召到京城,当面予以重新册封,显得更加重视。将这样的人,收为己用,那是好处多多。

正统皇帝自然采纳了王振的建议,命人下旨召陈昱入京。

陈昱完成了云南战事,刚回到思明城,每日除了处理事务,就是与妻儿相处,十分惬意。

安子山那里的窑场已经建设完毕,烧制的瓷器非常好。运到陆那县的交易场所试卖了一下,效果非常好。

随着工匠们越来越熟练,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自然会越来越多,这将弥补建昌府对外贸易基地的缺口。

同时,也多了一个来钱道。

整个思明府和大越北部的村庄改造也已基本进入尾声。那些偏远的州府,如归化州、宣化府等地,前期进展十分缓慢,不仅缺钱,地方官也不积极。经过陈昱的资金调配,为他们增加了获得财力的渠道,以及又打又拉的策略,他们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

地广人稀,村庄稀少,也是一个优势,进展速度一来,整个州府的进度就提高非常快。

陈昱知道,城内的贫民区改造完毕,城外的村庄改造完毕,并不是终点。接下来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就在他谋划着接下来的工作时,朝廷命其进京的圣旨到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