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41章 道德真经(2/3)

但是,结果却正相反,唐丁手中的这本《道德经》,却似乎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灵气。

虽然这《道德经》中的五千字,唐丁早已读的滚瓜烂熟,但是唐丁却总有种感觉,自己读书不过是浮在表面,这《道德经》中的深意,自己还未曾了解。

比如这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看似是在解释道的玄妙,但是唐丁总有种感觉,这句话似乎是要揭示大铜门的秘密,只不过自己暂时未能参透而已。

还有这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话看似是在解释天、地、人、道、自然的关系,但是这句话却提纲挈领,“道法自然”四个字,揭示了自然而然的本质,也总结出了整部《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可是如果说整部《道德经》只讲了这个,似乎还太浅薄。

什么人看《道德经》,都能从中找出他想要的东西。《道德经》就有这样的能力。

文人看《道德经》,可以从中找出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

将军看《道德经》,可以从中看出用兵之道。

修道者看《道德经》,读的是其中的养生之学。

执政者看《道德经》,可以从中找出大量的治国理政的信息。

所以,《道德经》自古以来,被很多帝王所推崇。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这《道德经》,实际是老子为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作,但是唐丁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唐丁心中,这《道德经》或许有老子的政治主张,但是以老子在隐仙派的祖师级地位,以他闲云野鹤般的心境,绝对不会为了入仕而讨好王上。

更何况,隐仙派的祖师爷,那是何等高高在上的人物,地位不亚于帝王,又怎么会甘愿入仕?如果真能够修炼成仙,帝王也不过是凡人而已。

所以,唐丁更愿意相信这部《道德经》,是点化人的法门。要不然也不会公然放在这隐仙派道宗所在地。

在这几天中,唐丁精神力有所恢复,但是他却发现一个怪现象:自己竟然无法吸收这《道德经》中的灵气。

这种情况,唐丁以前也遇到过。

按理说,以唐丁目前的精神力强度,完全可以凝聚精神,找个带有灵气的宝物,吸收灵气为己所用。

但是他对这《道德经》中的灵气,却毫无办法。

唐丁之前所接触到的所有带有灵气的宝物,他都可以顺利的吸收里面的灵气,然后转为增强自己的精神力,唯独降龙法剑不可以。

唐丁虽然知道降龙法剑里灵气充裕,但是却无法吸收到里面的灵气为己所用。

现在唐丁再次遇到了自己无法吸收的灵气。

按照唐丁的打算,如果自己能够吸收这里面的灵气,或许自己就能够找到从这大铜门中脱困的方法。

但是,很遗憾,尽管这《道德经》中灵气如渊似海,但是唐丁却汲取不到半分。

这条路又走不通了。

唐丁由失望到希望,又由希望到失望,现在唐丁已经从失望中走了出来,逐渐变的淡然。

如果自己真要死在这里,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熟读这《道德经》之余,唐丁也会想一些问题。

比如,父亲为什么要到这隐仙派所在的天地之底?

他到这里来找什么?

如果父亲也到了这铜门之内,他是怎么出去的?

在努尔哈赤皇陵,父亲给自己留下了示警阵法,告诉自己那里危险。那么在这天池底部的隐仙派祖庭,为什么父亲没有给自己留下示警消息?

难道是父亲认为这里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任凭唐丁想破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