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平国策(2/5)

,是“口谕”。

信使一本正经地原话复述:

“哦,饿死他活该,别管他。”

不用盖戳,不用上火漆,听到这话,熊丽箐确定这必然是来自自家姐姐的原话。

有了这句话,熊丽箐心里终于踏实了一些;

虽说自家闺女一直守在铁门外,按照自己吩咐每两个时辰和里头呼应一次,且里头的世子也没有再喊饿,一直说自己吃了饭。

至少意味着,在里头,好像饿不死的样子。

再者,熊丽箐清楚自家姐姐对儿子好像一直不是很关心,但并不认为自家姐姐会真的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饿死;

嗯,就算是她放得下,王爷也不会同意。

既然姐姐说得这般笃定,人也没回,就意味着世子在里头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封信,

来自帅帐;

但并不是来自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打仗时,也确实会抽空写家书,写给家里的女人们以及孩子们;

但这一封,是来自帅帐,落款却是北先生。

信的内容很简单,概括来说就是:

“夫人现在可以回家看看了。”

熊丽箐拿着这封信,陷入了沉思;

良久,

喃喃道:

“可以……回家了么?”

熊丽箐将这封信,

丢入炭盆之中,看着它烧尽。

……

“驾!”“驾!”

“聿!!”

一队行进的骑士,被另一路骑士挡了下来。

“好久不见。”

拦路者里,有一人身穿青色楚式袍子,两鬓头发修长,在周围双方全是黑甲的情境下,显得有些另类。

一带着面具的男子策马而出,声音有些尖锐,

道:

“我们可不是老友重逢,当年能与我站一起的,也只是你父亲而已。”

“在我父亲面前,你只能自称奴才。”

面具男子故意掸了掸袖口上的尘土,

道:

“可惜了,燕人没自称奴才的习惯。”

青衣发出一声叹息,道:

“咱们现在在这儿说这些,其实挺可笑的。”

“是。”

“我这儿备了一壶酒,两样小菜,来给你接个风,后头就是军寨了,按晋东军律,非帅帐特许,军中不得饮酒,上下皆同。

赏个面子吧,大将军。”

“好,就给屈少主一个面子。”

……

正是隆冬,风里像带着刀子。

好在今儿个日头不错,冬日的暖阳,绝对是这世间最廉价同时也是最温暖的享受。

年尧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然后,

“噗!”

酸性辣,瞬间呛满口鼻,整个人差点升天。

“哟,看来这几年日子过得可以,豆汁儿都喝不下去了。”

屈培骆端起酒杯,小饮了一口,面色表情也很精彩,但很快就又压了下去。

“不是说酒么?”年尧问道。

“我往里头兑了酒。”

“呵。”

“从军医那里弄来的,上好的烈酒。”

“你这不是糟蹋东西么?”

“也不算,那玩意儿是用来处理伤口的,单纯喝起来,容易死人。”

年尧没好气地放下酒杯,伸手去拿下酒菜,真就两盘;

一盘炒豆子,一盘豆腐干,再配着豆汁儿……

“在京里,听闻过摄政王做过的一首诗,叫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