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侯府(3/5)

平,伐楚,也是为了安晋地。”

“安我晋地?”

“是啊,只有晋地安稳了,燕人才会放下燕晋之防,本将军就不说了,反正已经腆着脸坐到这个位置了,心下,也没什么可不知足的。

至于你们以及璘儿,日后,才真正有了可以出头的机会。”

璘儿是宫望之子,宫璘,现如今,是军中一先锋将军,此时正领着一路兵马正在围绕着楚军四周进行压迫。

顿了顿,

宫望继续道:

“还有,将我部和公孙志部从辖于平野伯麾下,这里面,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因由,在本将军看来,并非是单纯地只是为了配合此次攻势,也并非简单地只是将我东方面的三支兵马给一个牵头。

而是有着战后论功行赏的雏形。

镇南关一破,原本因战乱频繁导致满目疮痍的晋东之地,将会重新划于治下,若是能一战而破灭楚国,那倒还好,若是不能,那么晋东这块地方,一来,可继续钳制楚国,二来,可警惕野人,三则可震慑整个三晋之地。”

“将军的意思是,镇南关也会让平野伯来驻守?”

“可能是他,但平野伯手下已经有个雪海关了,再分驻镇南关,多有不合适,依本将军看,公孙志那一部,应该适合驻守日后的镇南关。

我部,则很大可能会驻守现在的奉新城,由我三部,再日后镇守晋东这块要地。

而三部之上,应该开一个府,就算比不得燕人的镇北侯府和靖南侯府,但也只是屈居于他们之下而已。

别忘了,平野伯爷身上可是肩负着成国大将军之职;

到时候,平野伯实掌雪海关,名义上掌控公孙志部和我部,这成国大将军,才算是有名有实了。”

“朝廷,很早就预谋着这一步了?”林珝有些惊愕。

“不清楚,不确定,但燕人当初踏灭赫连家闻人家,先由晋皇亲开南门关,再由南门关诸寨倒戈相投,足见燕人在前些年在这块地方下了多少功夫。

想当初,东方诸国都称呼燕人为燕蛮,但实则,当今燕皇,却是比任何一代帝王更懂得谋而后动的道理。

若是真的早早地就打定主意将这块地方交给一个人来镇守,那于情于理于功于劳,平野伯,自是最适合不过。

所以,这次央山寨之战,百万大军为平野伯一人搭台,所求所需,自然是战事破局之关键,谁都清楚,央山寨这块腹心之地被拔掉,随后,燕人哨骑探马自可如入无人之境彻底压缩住楚人的活动范围,而楚人则会因为失去这块险要之地面临被我大军一座座拔牙的局面。

但归根究底,靖南王钦点平野伯揽此冲寨之责,应该也有着为其身上烈火烹油般的功勋再添一笔的意思。

这样一来,战后开府建牙,也就顺理成章了。”

“封……侯?”

自打晋地归燕之后,晋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去熟悉燕人的官制以及勋制,所以,林珝自然明白,一个“侯爵”位,在燕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数百年来,大燕非姬姓不得称王,现如今,大燕有四个王。

南北二侯,功勋卓著,封王,理所应当,事实上,这南北二侯,本身就早已超品,王不王的,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

另外两个王,一个颖都的成亲王府,一个则是晋王府,前者司徒雷是有投献之功,后者虞氏祖上本就该有这份体面。

其余的异姓勋贵,伯爵已然是顶天,所以这才有平野伯年纪轻轻封伯所引起的剧烈轰动。

而若是,

封侯……

那就真正意味着裂土封侯!

宫望瞥了一眼自己这位心腹副将,没好气道:

“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