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 该当何罪(3/21)

,自己这边会越来越疲敝,而对面的燕军,能够一直保持着极好的战前状态,这完全是牧民在放羊,还有心思唱着民歌。

欺负人,

欺负人啊……

这时,燕军军阵之中出现一名持旗者冲向楚军军阵。

“压!”

楚将马上下令军阵中的弓弩手下压,禁制射杀。

“对面的楚将听着,我家将军说了,愿以楚国贵族之礼,投旗便可纳你们认输。”

大楚曾是贵族制鼎盛的国家,贵族之间交战的礼仪很是复杂,但本质理念是:

我们是贵族,我们的命很宝贵。

最经典的,就是两军交战,俘虏贵族后,得好吃好喝地供着,可以换赎金,但绝不能杀他们。

这投旗认输,意思是两军对垒时,一方觉得没赢的希望,就交出自己的一面旗帜给对方,对方愿意接纳的话,就会任由他们撤军而不会追击。

楚将犹豫了,因为很明显的是,自大楚国都被燕人南王烧了、燕人平西侯掘了不知多少贵族祖坟后,大楚的贵族体制,已经崩坏了。

有些东... ;有些东西,连楚人自己都不信了,更何况是对燕人?

但这名楚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只能猜测,猜测对面的燕军将领和自己一样,不愿意就此引发燕楚两国新一轮的国战。

楚军中出一百夫长,将旗帜交出。

随后,那名百夫长回来传话,说燕人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让自己让出附近的两座小军寨。

楚将同意了,派人去通知;

随后,

紧张的氛围终于缓和下来。

燕军停止了追逐游戏,楚人开始更为放松地后撤。

最终,双方脱离了接触。

梁程见差不多后,留下一队哨骑负责监控,随即,领这一部主力折返了回去。

曾经,他曾陪着主上数次以少量兵力南下乾国,可谓是“以下克上”的典范;

开战,不打也得打,赶紧给爷打!

因为那会儿,自家主上只是个小小的守备,需要用战功来升迁,什么大局啊国政啊,都他娘的一边去。

现在,不一样了,晋东之地的开发才过去一年,战争的储备,军队的素质,甚至连整体的换装都还没完成,真大打起来,不划算。

同时,燕国国都的皇权过渡也没有完成。

地位不同,身份不同,需求,自然也就不同了。

折返之后,梁程率军回到了屈培骆的军寨。

清洗过自己后的屈培骆,原本还想再去求见一下公主,却被带兵回来的梁程,直接叫了过去。

以范城为起点,向南的这块区域,包括一小半原先屈氏的势力范围,现如今,最好还是以“楚人”为主的兵马进行厮杀和角逐。

在屈培骆显现出其能力后,侯府的决议,其实也就是留守的瞎子和梁程二人商讨出的决议,就是让屈培骆继续发展下去。

一是可以为范家继续撑开缓冲带,日后要是燕楚大战,范家只要不被一下子灭掉,就能在蒙山一带,帮燕军开辟出除镇南关一线的第二战场;

二则是范家以前毕竟是屈氏家奴,家奴背主,又反制成新主,屈培骆势力强盛起来,也能制衡住范家。

制衡之道,向来不是用在自家人身上的,用得好,沾沾自喜,实则是自家的内耗,正确的用法,应该是“以夷制夷”。

在侯府的视线里,范家和屈培骆,都是“夷”。

提点了屈培骆几句,吩咐其需要拿下的村镇以及需要确立的据点,同时,点明了接下来的势力发展轨迹后,梁程就去见了公主。

此时,屈培骆自然就不好跟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