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宣战!(3/5)

盈朝”,其中大部分相公都曾出使过燕国,靠此狠狠地刷了声望。

“大燕皇帝陛下,本使有一件事不明,请大燕皇帝陛下赐教。”

皇帝没回应。

乾国使臣继续道:

“本使听闻,燕国境内这两个月,似乎有较为密集的兵马粮草调动,敢问大燕皇帝陛下,燕国,意欲何为?

如今,

我大乾与燕国、楚国,已经止戈熄火五年,各国百姓,好不容易得有喘息之机;

燕国,

是又想要再行旧事,撕毁盟约了么?”

乾国使臣的问话,可谓无理至极。

他也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大殿上蹦出几个燕国大臣来呵斥自己“大胆”“狂妄”,

然后自己再借坡下驴告个罪,

这样,又能把“质问”讲出来,又能保证自己安全。

然而,

让这位燕国使臣有些诧异的是,

大殿上,极为安静。

两列所站的燕国文武们,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呵斥自己;

现如今,燕国正常的朝会流程因内阁制度的出现,有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增加效率,内阁会事先收集议题;

再由内阁来圈定朝会上需要讨论的议题,再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来做删加。

而“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则是最后再问一遍,谁还有没有提案的议题临时想要启奏。

也因此,

在先前入朝时,所有有资格站在这里的文武,都拿到了今日的议题;

有震惊,

有惊愕,

有疑惑,

有不解,

但内阁大佬们以及各部的老大们,其实早就对此事有了默契,更是早早地就已经参与其中了,他们很镇定,下面的官员们就能跟着镇定,从而,接受了这件事。

一直被晾在那里的乾国使臣显得有些难受,

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

“难不成大燕皇帝陛下,真的要打算再起兵戈,让生灵……”

“是。”

乾国使臣愣住了;

边上的楚国使臣,以及其他各国使臣,也都愣住了。

坐在上方龙椅上的皇帝看向了站在那里的楚国使臣,

而这时,乾国使臣从震惊之中醒悟过来,当即喊道;

“燕国皇帝陛下,这是要背信弃义,置万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置苍生于劫难中而不………”

“你再聒噪,朕就先伐乾。”

“………”乾国使臣。

乾国使臣听到这句带有……不,已经是很直白的威胁之话,脸上当即泛起一阵红色,这是气的,也是怕的,更是被羞辱出来的;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蛮子,蛮子,燕蛮子!

但不管怎样,

这一瞬间,

他嘴唇紧咬。

其实,用脑子想想,对谁先开战的事儿,怎可能说改就改?就是皇帝,他也做不到这般随心所欲的。

但这里是燕国的朝堂,

这位是燕国的皇帝,

再算上燕人的混不吝传统,

乾国使臣,还真是被“噤声”了。

“楚国使者景学义,请问大燕皇帝陛下先前之语,到底是何意思?”

……

“楚国使者景仁礼,请问摄政王殿下先前所语,到底是何意思?”

镇南关下,中军帅帐之中,面对着两侧林立的武将,面对着坐在那里一身蟒袍的大燕摄政王;

景仁礼,鼓足了勇气,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强行开口发问。

其实,景仁礼这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