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章 《鉴古》【2】(2/3)

林品。”

“哦对对对!”姚青山也跟着附和:“林小六的孙女儿,林三口。”

朱非素恍然的哦了一声,仔细看了看林品,“林老的孙女都这么大了……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是个掮客。”林品回答的干脆。

“掮客啊,”朱非素笑着说:“看来是走了你爷爷的路。”

说完,对姚青山道:“当年林家收藏了无数古玉,鉴定玉器的本事无人能及。”

“是,林小六那双眼看玉可精着呢,”姚青山笑嘻嘻的说:“三口丫头,你学了林小六多少本事啊?”

林品嘴唇动了动,淡声说:“我对玉石鉴定一窍不通。”

顾西棠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姚青山却错愕道:“怎么可能,你的眼力在行内不是出了名的好吗?”

“瓷器金铜书画我都有涉及,只有玉器……”林品平静的说:“我从来不看,也从来不学。”

姚青山皱着眉,看向朱非素。

朱非素却轻叹了一口气,“可惜了林家家传的玉器鉴定……”

耿苜看了看林品,有些迟疑道:“小品,你真的没学?师父后来没教你?”

“真的,”林品抬眸:“爷爷因为一颗原石死的不明不白,我从小又是在盛家长大,什么家传鉴定,根本就不知道,耿姨,您以后也不用找我问我,我这人野地里长大,天生不会鉴定玉器,”

林品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别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是耿苜还是不死心。一个劲儿的劝,你不会没关系,我教你啊……云云之类的。

林品作为顾西棠的助理,一点和助理有关的事都不干,悠悠闲闲,比顾西棠混的还好。

五位专家里,要说地位肯定是朱非素最高,可要说排场,那就得看褚凤华了,这位老太太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腕上翠色喜人的翡翠镯子,手上水头十足的翡翠戒指,连同胸前的吊坠,衣上的别针……光这套行头就已经价值不菲了。

褚凤华对顾西棠非常亲切,对林品干脆无视。

林品也不在乎,本来嘛,主角也不是她,况且这位褚老太太和沈家还是表亲,保不齐就跟沈媛有联系,一个鼻孔出气的理她干嘛。

说是录节目上电视,过程远比林品想象的要无聊的多。

那一个个被端上来的“古董”,十有七八都是赝品,有些假的都不能更假了。

姚青山指着面前一个漆雕妆奁道:“您这个漆雕上的漆,密度和层数都不对,咱们古人的技术是非常好,别看都是手工操作,就因为是手工,所以没办法用机器仿造。漆器的制作更是独一无二,一层一层的刷漆,几十层甚至上百层后,才会再行雕刻,而您这个呢,您看这,这个地方是明显机器刷上去的,根本没有层次感,所以这个您这个啊,是赝品。”

“……小姑娘,你说这是李白的真迹,是这样的,全世界李白真迹目前只发现了一张,就是咱们台北故宫藏的《上阳台帖》,上面有宋徽宗的亲笔,还有许多文人墨客提拔,你这张《寒阳帖》呢,首先纸张存在问题,这是澄心堂纸,澄心堂纸是五代十国时期在南唐徽州才产的一种纸,也就是说有这个纸的时候,大唐都已经灭亡了,李白又怎么可能在上面留有墨宝呢?再者说这个字也不对,我们对比《上阳台帖》可以知道,李白的字犹如他这个人,苍劲雄浑,气势飘逸,而你这张《寒阳帖》的字体比较干瘦,没有那种磅礴大气……”朱非素轻叹一声:“总归来说,你这件是赝品。”

耿苜拿着手电筒对准玉雕,让摄像师拍到透光度,对宝主说:“你拿来的这座玉雕摆件并不是明晚期,玉料也不是蓝田玉,而是岫岩玉。这个岫岩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属于硬玉一类,你这座玉雕,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