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记着人家的恩(2/2)

忙逃了,免得她们说得更加肉麻。

张芳芬得知黄瀚做主让俞独膀儿家的二闺女过了年来店里干活儿,二话没说就让秀儿带上三十块钱。

她是个心善的,心里欢喜,见到黄瀚后还好好的夸了几句。

过年前,黄瀚每天都带着小丫头和成文阁、钱爱国来钢琴教室一个上午,见到邱老师总会热情邀请她一起守岁。

说了几次后,邱老师觉得不胜其烦,终于松口敷衍,表态到时候再说。

黄瀚知道这些年邱老师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她性格孤僻洁身自爱,跟别人也处不来,三水县的几个远亲几乎不上门。

邱老师不仅仅用心教黄瀚学音乐,这学期还不时指点黄颦弹钢琴。

她甚至于实话实说,黄颦的手指修长悟性高,如果真的肯花心思,有成为钢琴家的条件。

黄瀚不傻,知道邱老师认为自己弹钢琴不可能成名成家,但是他坚决不肯放弃,依旧每天勤学苦练乐在其中。

黄瀚心静如水,他本来就没想着做钢琴家,练琴只是为了陶冶情操打发等待长大的日子而已。

学音乐大半年,黄瀚真的爱上了弹钢琴、弹吉他,有了这两样东西在玩,日子好打发多了。

闲来无事时黄瀚还在尝试自己谱曲填词,可是不知怎的往往脑海里总是冒出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还总是精华部分。

说实话,黄瀚确实记得太多歌曲,但是记全了的倒是不多,绝大多数都是朗朗上口的精华部分。

有时黄瀚看着自己谱曲填词的作品暗自好笑,总会觉得剽窃了后世的作品,还应该是死不要脸的剽窃了最精彩的段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难道脑子里记忆了太多流行歌曲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眼看着年近了,张芳芬和黄道舟在“事竟成饭店”放假后一起给黄哲远老两口送了烟酒茶和糕点,张芳芬还给赵秀贞包了二十块钱红包。

没想到三儿媳还会给她这么多钱,这一刻赵秀贞真被感动了,哭得稀里哗啦。

张芳芬度量大,没计较赵秀珍以前是怎么对她的。张芳芬从小就教育子女们记着人家的恩,记着人家的好,不要计较那些龌龊事。

想当年,那时黄瀚还没出生,黄道舟家穷得饭都吃不上,张芳芬找了个到别人家里缝缝补补的活计。

跟人家说好了随茶便饭管饱每天给一毛钱,可是刚刚断奶的黄馨没人带呀!

没办法,只能请赵秀珍帮着看孩子,承诺把得到的一毛钱给她,这就相当于给人家干活儿仅仅能够解决一个人的伙食。

即便如此,赵秀珍只给看了几天就以身体不舒服拒绝了……

心里五味杂陈的赵秀珍在腊月二十九由黄道武陪着来到了“事竟成饭店”,她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认认真真把大红的窗花贴上。

这一刻她的祝愿都是发自肺腑,她真心实意希望老三家更加兴旺发达。

两个小时过后,几十张鲜红的窗花映照得店里红艳艳,立刻烘托出了过年的喜庆。

……

……

……

……

……

向为了国家在家睡大觉的书友们致敬!咱帮不上忙只能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多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少打听小道消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