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立大功了(2/4)

给所有的外来户办理暂住证,把拿不出身份证、无法查实身份的全部拘留。

这样做好吗?会不会太扰民?

黄瀚是过来人,知道这样做了,才是对人民认真负责。

九十年代初的治安哪里是二零二零年可比?太差了。

苏南省应该是治安最好的省份没有之一。其他地方出现拿刀动枪的劫道都不稀罕。

社会主义中国理论上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说得清身份,因为他只要报出名字和家庭地址,公安局就可以查得到。

说不清身份的肯定是故意隐瞒,他为什么要隐瞒?十有 就是在哪儿犯了事儿。

先抓起来再慢慢审很有必要!

此时太讲人权,是管不好治安的!

三水市不怕麻烦,经常性发动全市外来人口大排查,名声传出去,有案子在身上的肯定不敢来。

吓住了坏人,当然能够让良善之人生活得更加好!

钱国栋和成胜利都知道黄瀚特别在意治安,在八二年就曾经要求当时担任三水县书记的沈建华发起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动。

三水市就是从八二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治安标兵。

他俩都表态强化治安很重要,一定要防范于未然,最好每年发动两次以上的全市大检查,一定要把身份不明,没有个人、单位肯作保的闲杂人等拘留审讯。

他俩还都熟悉刘小明,因为刘小明小时候经常在黄瀚家玩,他们俩经常在黄瀚家喝酒、谈事情,见到过太多次。

领导就是如此,都是希望提拔熟悉的人,给熟悉的人机会。

他们没有明说,只是有一搭没一搭跟刘小明聊,故意听刘小明讲怎么抓控制叫饭花子的背后团伙。

没有人是傻子,在场的都是公安局、民政局的主要领导,两个市领导如此抬举刘小明,他们心里当然有数。

然后,刘小明就当上了临时组建的行动队队长。

怎么行动黄瀚瞧不见了,因为他五月二号下午就去了沪城,临走前安排乔效军负责修建收容所。

让黄瀚没想到的是,刘小明运气爆棚,居然破了个大案。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靠运气,最起码刘小明认真做事了。

他很聪明,第二天就进行了布置,他鬼点子多,居然亲自化妆成了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上街乞讨。

一样的做出有团伙的假象!

刘小明真的会玩儿,他居然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由四个轴承做成的小破平板车,拉车的居然是一条土狗。

他装成两条腿都没了,人根本坐不起来,趴在小推车上,他还发挥会唱歌的天赋,一边乞讨、一边艰难地抬起头唱歌。

刘小明的歌声蛮好听,他唱的还是当下最流行的歌。

一嗓子“你的眼角留着我的泪,我却坚守着承诺不肯后退,也许多年的感情对你来说无所谓……”过后。

立马引来不少群众围观。

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个“瘫子”把这首歌唱出了撕心裂肺的味道,跟原创有一拼。

观众很多,至少有一半施舍了,还有不少大妈摇头叹息,觉得有副好嗓子的“瘫子”,真可怜。

惹得在后面盯着的石定辉、谷劲松特想笑。

这两位当然也化妆了,都是剃了大光头,戴着墨镜,身上穿着丝绸花衬衫,脖子上挂着手指粗的“金”链子。

乞讨团伙是划分了势力范围的,忽然间来了个扮相特别惨的,不讲武德,不安装规矩来。

不到两个小时小车上就被施舍的人丢满了硬币、纸币,还有几张十块钱的钞票,其他团伙怎么能忍?

不断有喽啰过来盯梢刘小明,他们当然发现了远远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