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四章 都是好事(2/2)

再刨根问底。

“是火蛇年呀,你是属猴的嘛。”不等贞绣珠说话,岑大妹先抢答。

随即又问贞绣珠:“三丫头才十一,昨儿才学着织点布,郡府的织坊真能收她?你可是前年去的呢。”

贞绣珠点点头回应道:“学徒要三年,她的年岁正合适呢。我若不是熟手,可提早出师,那时进去也嫌年纪大了些。况且这回收人最多的是绣坊,就是去织坊也是织绢的,织布织得怎样倒不打紧。”

贞三更却颇不以为然:“尽瞎操心!有劝谕使老爷的名帖,不怕他们不收。”

贞锦依想反驳说名帖又不是推荐信,别人不见得一定买账,但想想还是把话咽回去了,只闷头喝粥。

贞三更又盯着贞绣珠道:“只是,这保费嘛,使费有些大呢,比你当年的可多了好些。你能和那坊里讲讲,少收些不?好歹是朝廷来的老爷荐过去的人呢!”

贞绣珠勉强笑了笑,耐心对贞三更解释:“保费终是要退的,人家肯教手艺,还供吃给穿,就是押些铜钱在那里,也不吃亏。再说,若真进了绣坊,那可比不得我们织坊,好些个绫罗绸缎、金丝银钱的到处放着,不多押些保费,人家如何放心?况且前几日我已把保费交给保人了,哪好再要些回来的。”

吴婆子听了又一通抱怨:“真是有钱的来,把你们兴头得。人家坊里还没说要收呢,这多铜钱,白白丢出去!真个是有钱……”

贞绣珠摇摇头:“哪里是白扔的,不过就是现下暂放在那里,有保人帮衬,事情也好办些。”

仍对着贞三更宽慰道:“只要三丫儿进了坊里,再不须家里供她吃穿,虽说学徒没工钱,年节的红包是少不了,都是现铜钱哩!若是再跑个腿办个外差,还能挣不少赏钱。我还听坊里人说,锦官院新上升的督办老爷已放出话来,年下还要给各坊长工钱,红包定然也比往年的多。”

说到铜钱红包,贞三更的面皮松弛了些,对吴婆子道:“你晓得个啥?那保费留在家里也生不出钱来。咱须往长远看,学个手艺日后才好有钱挣。”

这时岑大妹又细声说道:“能学绣活就最好不过。南岭乡那家大户,听说娶媳妇时还专门到县城去请人绣的喜帐来着……

这话还没讲完,就听贞三更喝道:“你可得给我好生学,三年出不得师,看我不打死你!”

贞锦衣又吓得一激灵,抬头看贞三更凶巴巴盯着她,不禁腹诽一下这当爹的说话怎么一惊一乍的。但表面还是得乖乖地点头答应:“我晓得啦,一定好生学手艺,早些出师!”

顿了顿,见贞三更没表示,又再表个忠心:“一定多多地挣工钱,日后让弟弟们全都风风光光地娶媳妇!”

想着将来的收益,贞三更的气顺了过来,拿了块饼子啃着,一面嘟囔着对岑大妹道:“他舅给的聘礼咱虽是收了,婚书却还要去官府造册。回头你问问他舅,寻个时候,一块儿到乡长那里去一趟。”

岑大妹还没答话,贞绣珠先说道:“没出嫁的女娃不记入乡里的名册,但三丫儿要去学徒,还须得乡里先给份荐书,再送到县里去。明儿总归要去寻乡长要荐书、路引,不如我陪爹去叫上阿舅,咱们几个事一块儿办了,省得跑几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