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负所托(2/2)

,让他们夫妇心里多一些底。

遗憾的是,诚先生和绎大人都不在这里,否则跟他们商量商量,以他们的老道和人脉,更能多看清一些朝中纷争的状况。

其实这时候江安也颇不平静。

内阁下令调石大人回京的消息传出,景州不少读书人亦如京城举子一般,风传是因为石大人查布政司与锦官院的贪污案得罪了人,被那些贪官疏通朝中势力,这才将他调回去任个闲职,以免他再查出更多的贪腐之事。

因而石大人离开景州那天,景州百姓举着万民伞,蜂拥在城门外送行,其中大半是年轻的书生。

有两个老举人还被推举出来,捧了盛了双新靴子的托盘上前,依着“贪官留帽,清官脱靴”的民俗,请石大人留下旧官靴。

石大人很是感动,团团作揖谢了众人,还应众书生所请,收下了上千人署名的“万民书”,答应带去京中,交到圣上手中。

前来传令的吏部主事有些哭笑不得,劝道:“石大人并非罢官免职,回京是因刑部有案子要他查,说不定还要高升呢。”

那些送行的哪里肯信,倒是有人往他手里塞银子,拜托他在路上勿要为难石大人。

吏部主事推拒唯恐不及:“你们敬石大人是清官,难得反要让我做个贪官不成?”

送行的人这才罢了。

景州城内外的秀才举子们参与写万民书的最多,唯有景州书院举子多,功名之心也甚重,在山长和诚教授等人的约束之下,举子们都在书院埋头预备明春的会试。

石大人回到京中,果然不负所托,从速将“万民书”呈送内阁,并附上奏疏,谏言尽快判决江安布政司诸官之罪,以及查办锦官院督办珞兴阳等人。

内阁当即由朱阁老亲自拟票贴黄,送呈御书房。

御笔监的设立虽说搁置,因奏章日益增多,批红时正昌帝还是交给了黎安民执笔,自己只是口述。

朱批以“事涉人员财物众多”为由,下旨由户部会同吏部、御史台细查。几部接了旨各自派出干员去江安查账目、核人证物证。

因正昌帝特意关照,据实查对,不可牵扯过广,不可滋扰地方,派去的人谨慎核查,直查了一个多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