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突然启程(2/2)

等了许久,又将众人都叫下车来,一个一个问明姓名身份,还拿着个名册逐一核对。

良三娘见势不对,早已塞了些铜钱碎银给儿子,让他骑上马回城中找相熟的官吏打听清楚。

姓名查对完了,官兵又叫打开所携物品,不但单独装箱的要查,各人随身带的包袱也要一一打开来看。

这么一来,查到午时已过还没有查完。

这时良铮已问明情由回报:原来他们才离开染织巷,郡府衙门就派衙役去查封了绣坊。

衙门一个师爷透露,有人把绣坊给告了,说是坊中绣工违反冠服礼制,绣制逾制的衣衫,且在城里城外大肆传播,引诱平民乃至商户娼家争相效仿,以致埠宁郡风气大坏。

前几日不知是谁告到了省里的巡案御史那里。御史派人到府衙询问,知府琉大人当即命人锁拿了城中绣坊的坊主,今日又查封整个绣坊,细查此事。因丝坊是省里催着要去的,还是琉大人特意关照了,才让他们的车队出了巷子。

城门口的守卫属守备管辖,知府衙门无权直接下令,因而只是知照了守备,查清出城的人中没有绣坊工匠,也没有违禁之物,就可放行。

良三娘听了,只看了贞锦依一眼,并未说什么,便吩咐已经查过的人先上车,大伙儿都耐心等着。

贞锦依此时想的却是,前不久皇帝才下旨嘉奖了江安省和埠宁、渠安的地方官,这么快就有人来埠宁找事,看来两派官员们的争斗还有得折腾。

事情出在郡府绣坊,这次应该找不到还在京中未归的绎大人身上,只是不知道绣坊的人能不能逃过一劫。

虽说她是被绣坊带大娘赶出来的,但知道带大娘不过是怕受连累,倒也谈不上恨她,况且对经二姑姑和绩娘子等人存有感激之心,更担心陵锦佑等一派小姑娘不知会怎么样。

正联想时,就听前头一阵噪动,还夹杂着女子的哭声。

贞锦依坐的车比较靠前,从车上看过去,就见城门边一个年轻妇人被官兵拉下马车来,一个当官模样的对着她呵斥:“你一个小小商妇,不过有几个臭钱,怎敢也在衣服上缝上这些花儿!晓得你是什么身份不?”

随即命人:“扯下她身上的花片片!”

有两个士兵当真就上前,“刺啦”一下扯下她的半边衣袖,跟着又要去拉扯衣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