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1章 天壤之别(2/2)

鱼的,关键是做法不同。说起来龙门鱼这道菜,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龙门鱼”一菜始于南朝宋武帝的刘裕(彭城人)。刘裕幼年入学时,其父设家宴庆贺,做了四道菜,一是清炖鸡,取百事吉利之意;二是红烧肉,取肉味醇厚,希其为人忠厚;三是烩蛋,菜色金黄,望其事业辉煌;四是红烧鲤鱼,冀其富贵有余。

总的意思是希望刘裕能像越过龙门的鲤鱼,通达富贵。刘裕听后说,何不现在就让鲤鱼跳过龙门?随即将红烧肉块枕在鱼头下,把鸡块垫在鱼尾下,鱼的头尾就翘起来,再将烩蛋浇在鱼身上,然后说,这鲤鱼不是已经跃过龙门到了金色的云彩中了吗?在座宾客闻之大为称赞。

刘裕做了皇帝后,率军来到彭城,回忆往事,踌躇满志,命厨师按他的意思将四道菜做成一道大菜,取名“龙门鱼”,用来祭祀先人。

龙门鱼的特点是外酥里嫩,兼蓄五味,形状美观,汁浓鲜香。

余婉萍说,刘星宇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因此特地给他点了这道龙门鱼,希望刘星宇吃了以后,能够真的跳过龙门,从此成为人中之之龙。

听余婉萍这么一说,谢惠芸还真的有点感动。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余家也就是个做家政的,像余董这么有钱的一个富人,如此对待自己的孙子,心里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眼瞅着刘星宇,那意思很明显:看到了吗,余阿姨对你这么好,等会千万别再矫情了。

这十二道菜中,还有一道菜赫赫有名,被誉为华夏第一名菜,就是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传说来源于彭祖。

根据据《大彭烹事录》记载: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欢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天,夕丁捕到一条鱼,让母亲烹制,恰巧家中正炖羊肉,其母趁彭祖不在,把羊肉割开,将鱼藏入,与羊肉同炖,至鱼熟取出,与夕丁食之。彭祖回来后吃羊肉时,觉有异香之味,即问其故。经妻子说明,彭祖如法重制,果然鲜美异常。

有人认为,汉字中的“鲜”字即源于此。

羊方藏鱼也是汉高祖刘邦青壮年时最爱吃的菜肴之一。在刘邦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丰生丰长汉高祖,鱼汁羊肉饱口福。东征西战探故乡,乐吃鱼汁羊肉方。”说的就是这道菜源于彭祖的“羊方藏鱼”。

羊方藏鱼的制作,古法取材十分讲究,夏、秋季用羯羊配鲫鱼,冬、春季用阉过的牝羊配鳜鱼。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滋浓味醇。

刘家虽然穷,羊肉、鲫鱼也吃过,可这道羊方藏鱼,还真的没有听过。

其他还有什么鸳鸯鸡、东坡回赠肉、太极山药泥等等,每道菜不但好吃,还都有典故。

这顿饭也让刘星宇感觉到,同样是人,有钱人跟没钱人,过的日子真的不一样。余婉萍虽然有钱,可在淮海市还真的排不上号,她家的吃住已经如此,如果换做淮海市首富韩宏泰甚至亚洲首富郑天讯、方云飞之流,那他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的奢华?普通人家与之相比,恐怕有天壤之别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