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5章 树倒猢狲散,势穷孤城艰(2/3)

蒙屯兵华阴,对西凉军编制重新整顿,意欲先安军心,再徐缓图长安。

王嵩接到郭嘉的战报,遍示军中将士,军心大振。

李傕在朝邑县战败后,先是后退50里,然后接到郭氾传讯说函谷要塞丢了,立即点起大军退守长安。大军进城没多久,李别就跑进来报告说郭氾被杀,李蒙带近5万西凉兵投敌了!

这对李傕来说又是新的打击。如果郭氾这支西凉军还在,合军一起加上长安守军,一共还有十三万兵力,与王嵩势均力敌,再借坚城消耗王嵩兵力,然后决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现在郭氾败亡,李傕能用的兵力只有8万多人。而王嵩的兵力,在接受了西凉降兵和郭嘉的3万多并州军后,兵力猛增到18万!

“若外无援军,则久守必失啊。我们得赶快离开长安,去投靠韩遂马腾。”李傕很是忧心地说道。

“可是韩遂会接纳我们吗?之前韩遂马腾与我们多次开战。”李傕的儿子李式疑惑地问道。

“会的,如今形势不一样了,韩遂很快就要面对王嵩了。为了自保,韩遂不能不与我们联合。”李傕耐心地向儿子解释道。

“来不及了,王嵩已经尾随而来,堵着了城门。”李别叹了口气道,就算我们出了城,在王嵩的优势兵力围追堵截下,能逃到西凉的又有几人?”

李傕想了想,当机立断道:“长安城高池深,有8万人守城,王嵩攻不进来的,只要韩遂援兵一到,里应外合,就可以打败王嵩。

至于求援嘛,王嵩虽然堵在城门之外,却还不能把城围死,我们立即多安排一些人坠下城去,去西凉找韩遂求援。”

众将士气稍振,赶紧各自下去安排。

王嵩兵围长安之后的第二天,郭嘉李蒙也率3万并州军及5万西凉兵赶到长安。

郭嘉带着李蒙来拜见王嵩,王嵩大笑着扶起李蒙道:“幼然(李蒙字幼然)本是我大汉朝骁将,虽曾错投董卓,如今杀贼来归,功在社稷啊!”

又引李蒙与他的老兄弟王方,华雄,张绣等人相见。然后,正式封李蒙为右积射将军。

又将左冯翊改成冯翊郡,右扶风改为扶风郡。以杨阜为冯翊郡太守,以杜畿为扶风郡太守。

事后,李蒙以5万西凉兵太多,自己不好约束为借口,执意要交出3万军队。

王嵩知道李蒙这是自保之道(做为降将,拥兵太多,会让上司不放心),见李蒙诚心交出兵权,客气一番,也就将这3万军交给许褚和典韦统领。

王嵩并不急于进攻长安,而是围而不攻,又分兵四出,收复周边各郡县和关卡,各县和关卡守军闻风而降,又收得西凉兵5万多人,只有部分李傕郭氾的死党将领,率少量亲信军队逃亡西凉,投靠了韩遂马腾的叛军。

于是,王嵩从新降的西凉写中分兵2万给徐晃,让徐晃谨守守武关,防止袁术和刘表从武关入关中。

又分兵五千给牛金,让牛金守着大散关,扼住巴蜀和汉中入关的道路。

至于陇西,北地等郡,现在还来不及控制,要等到灭了长安的李傕再说。

诸事安排妥当,王嵩召开军议道:“李傕退守长安,虽然惶惶不可终日,但尚有近七万多人马。关于攻城之事,各位有何破敌良策?”

杨阜道:“长安城高池深,可不是哪么好打的,不到迫不得已,不可蚁附攻城。宜以计破之。”

西凉降将王方开口道:“城内西凉军士气不振,主公可着人喊话,只诛首恶,从者不究,其士气必泄。”

看来王方倒是一名智将。

王嵩大喜道:“孙子曰: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王老将军之言深合兵法。就依老将军之计,每天请王老将军和李老将军安排部下,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