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54章 李治出生(3/3)

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不能登上皇位是有三个原因: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个制度那就是传位首选就是嫡出。

二是李恪是杨妃所生,杨妃何人,她乃隋炀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

就算李世民想立他为储,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会玩命的反对,立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

所以,他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

三是国舅长孙无忌的阻扰,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他当然希望皇位传给他的外甥。

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权重无比,为了在太宗之后仍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希望未来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应该由一个仁孝听话的外甥充当,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会得到保障。

而晋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为他极力支持的对象。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三个原因未必就是真正的自己不能登上帝位的原因。

不是嫡出这个事实他改变不了,他也不想去改变,他只能说是他争储最大的劣势。

而第二个原因说他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而李恪觉得这个说法不成立,太站不住脚了。

自己的身上是有隋炀帝的血脉,同样也有李世民的血脉,自己是李氏子孙,岂能因为前朝的关系能很草率的说自己登上皇位的话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呢?

谁会信这样的言论?

李世民不信,大唐的朝臣肯定不会信。

所以,李恪认为自己不能当皇帝的原因不止是这么简单,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玄武门政变并非历史上所记载的那般一样。

至于有多复杂,以他自己的现在所了解信息和掌握的情报还是完全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但是,对于皇子李治,李恪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李治现在还是只是个婴孩,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于他成年之后的举动。

因此,想要将这个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就必须要在李治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养成教育,以自己的手段不难将他教育成一个不贪恋皇位尊敬兄长的好弟弟。

至于怎么教育,李恪想到这里不由的“嘿嘿”一笑。

李恪现在不担心新生的皇子李治,而是担心李世民是否能够批准自己回京。

他急着回京是因为候若依的事情,从漠北回到太原之后他就得到了鹰卫传来消息说候若依病好已经回到了长安。

而现在的太子李承乾已经大婚,候若依没有成为太子,但已经是降至许配给李承乾的人了,所以她回到长安之后的处境很尴尬。

她既然已经许配了李承乾,虽然没有当上太子妃,在礼制上任然是太子嫔妃,李承乾有权利随时将他纳入东宫。

而最近听说太子李承乾经常去侯府看望候若依,有想将她纳入东宫之意。

因此,李恪才会这么急着想回长安,目的就是阻止候若依进入东宫。

自己的女人绝对不会让别人抢走,绝对不!这里李恪对自己是在经历了漠北一战之后给自己的誓言,只要自己争取就有希望,不争取什么都没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