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73章 2019年的最后一天(3/3)

战争,理解这段历史,这无疑是用唐人的身份以政zhi的角度,孤立地看待这一事件,因此失去了历史原因的本色,人们才会对随征高丽有那样的评价,把全部的责任归结到隋朝的统治者杨广而不是高丽的野心膨胀。

而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统治者,他对这场战争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洞若观火。

所以,他在这场战争中把战争的责任归究于隋炀帝个人的同时,也实际上继承了隋朝对高丽的政策。

因此,才会未雨绸缪,才会在高丽和大唐还没有开通边关贸易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今后边关可能出现的危机。

而这个决定的真正目的就是,李世民借鉴了隋朝和高丽的关系,他知道高丽在自身强大之后肯定会不断侵扰边境企图控制东北民族和地域,才会有了这样的安排。

通过岑文本的一句话,李恪想到了这段历史发生的真正原因。

因此,岑文本一说,马周通过对前朝和高丽的关系的了解,便很自然的理解了岑文本为什么会说李世民任命李恪掌管数十万大军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高丽在开通边关贸易后的作乱。

而隋朝灭亡不久,三征高丽时间不过才过去了短短几十年,因此大家对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还很了解。

因此,他们对于岑文本的解释表示信服。

李恪见自己心中所忧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看了一下窗外,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吩咐众人早点回去休息。

众人离开后,李恪又在书房中召见了朱童,朱童向他汇报了今天鹰卫获得的情报。

可是,李恪听完朱童的汇报后脸色不由的变得阴沉起来,他愤怒的将自己紧握的双手狠狠的砸在书桌上。

朱童被李恪的举动吓了一跳,但他不敢过问,只能静静的等待。

半响,李恪似乎从愤怒中稍微缓解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便又问了朱童一些其他情报。

朱童不敢怠慢一一将自己获得的情报详细说给了李恪听,李恪听完朱童的汇报之才显得疲惫的挥手让他离开了书房。

朱童离开后,书房又陷入了沉静当中,静的就连蜡烛燃烧的声音也能听得出来。

而李恪将自己融入到了这种宁静中,冷峻的目光注视着眼前摇曳的烛光不知道在想什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