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4章 悲哀(2/3)


虽然,这个年轻人不了解自己,但他绝对能懂自己。

“侯君集训练出来的军队战斗能力绝对没的说,但今天新军跟突厥一战暴露出的问题,依然还是将帅的问题。”

李恪冷静的分析道,“侯君集编练新军有四年的时间,从新军人员的甄选,从军营的组建,从战马的选取等等,以及训练的各个方面都倾尽了他的所有心血。”

李恪说道这里,看了一眼李靖,见李靖听的很仔细,他便开口继续说道,“可以说,整个新军都烙上了侯君集的影子,不管是平时的训练,还是战时的作战,这支新居都是标准的侯君集式的新军,侯君集成了这支新军的支柱,成了这支军队的灵魂。

而这次新军北征突厥,侯君集没有参与,新军就等于缺少了脊梁,军队没有了灵魂,才会导致今天跟突厥一战时所暴露的一系列的问题。”

李恪一口气将自己的话说完,举杯将自己杯中的酒饮完,这才认真的看着李靖,看他的反应。

“殿下的见解很独到,老夫也是这么认为!”

李靖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他又摇摇头,叹息道,“只是这样的军队不是朝廷需要的军队啊!”

确实,李恪的分析很有道理,当年侯君集能够帮助太子李承乾施行谋反大计,他仪仗的就是当年李世民让他训练新军,他在新军建立的权威,这使得这支参加完北征突厥的大军能够服从他的意志,甘愿成为他手里的一股势力。

但李靖的话也对,朝廷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成为半死人性质的军队的存在。

所以,李靖这么说也是提醒李恪,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绝对不能步侯君集的路。

李靖也发现了黑衣卫跟他想象的不一样,这支黑黑甲的骑兵绝对可以说是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存在。

但让他担心的这支军队同时也是李恪的禁卫军,以李靖的观察,这支军队绝对属于李恪一个人,即便是李世民亲临,没有李恪的话,李靖也不认为李世民指挥的动他们。

特别是让李靖吃惊的李恪身边一直雪藏的重骑营,这支军队可以说的朝廷编练新军时投入最大的一支军队,包括战马和盔甲,长槊和硬弓。

但是,现在这支五千人的重骑营换上了黑衣黑甲,俨然成了李恪的死人军队,对李恪的忠诚度高于一切,短短的四年时间,李恪能将这支属于朝廷的骑兵变成自己的私军,而且还是死忠的那种,李靖都很吃惊他的统兵能力。

李靖也在心里想,这要是给李恪一个机会,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可能就成了李恪一个人的军队了吧!所以,李靖才会借侯君集的列子跟李恪说出那样一句话。

李恪自然明白李靖心中所想,只是他不是侯君集,他是李恪,他是汉王李恪,他不会犯侯君集那样的错误。

而他也不会放弃权力,特别的军权。

大唐十二卫大军他不会染指,李世民的新军他更加不会触动,安排郭侍封只是为了能够锻炼他的统兵和指挥能力。

在他的理念之中,兵不在多而在精,他只需要十万精骑就行,只要他有了十万精锐,即便今后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为帝,长孙无忌能够独揽大权,他都有反击的能力。

所以,李恪淡淡的一笑道,“大总管的好意恪明白,多谢大总管的提醒!”

“恩――”李靖很满意李恪的悟性,他这么含糊其辞的话李恪都能听的懂,难怪小小年纪能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能够小小年纪就能跟长孙无忌斗个旗鼓相当,“殿下能明白就好啊!”

“请――”李恪举杯道,对李靖的提醒他确实很感激,这说明李靖没有当自己是外人,李靖的好言提醒说明了他很看重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