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3章 发行唐币(2/3)

,身边除了两个仆人和一辆红拂坐的马车外,别无他物。

李恪和李靖一路上寒暄,李靖开始向李恪询问陆军学院的具体情况,李恪都一一作答,两人在路上详谈甚欢,倒是不显得枯燥。

七天之后,李恪平安的到达了太原城。

因为,早有李恪吩咐,众人不需出城迎接自己,李恪的车队便进城直接来到了北王府。

和李靖一行人请到王府,用完茶水,李靖便要去陆军学院看看,李恪吩咐王中长作陪,又让府中鹰卫带着红拂去了李恪早已给李靖准备好的府邸。

阿史那云跟高阳公主便回到了后面的阁楼跟长孙冰凝相谈甚欢,李治则是被李恪安排到了府中一座单独的小院。

而房遗爱和高阳在太原没有府邸,李恪就暂时让他们住在了自己的北王府。

等处理完这些琐碎的小事,就见狄知逊和陈其,李靖还有许敬宗来到了大厅。

几人依次坐定,李恪便开始人士任命,任命李靖为皇家陆军学院的副校长,主管理论方面的教学,李靖对李恪的安排很满意。

他已经过了学院一趟,大体查勘了一番,觉得陆军学院的体能训练和弓马齐射训练做的很不错,不需要他操心,而兵法讨论的讲授这方面稍有欠缺,李恪对他的安排很符合学院的实际情况。

任命完李靖的职务,李绩就说自己舟马劳累要去休息,李恪清楚李靖是想给自己空间,好让自己跟心腹商议事情,便接受了李靖的好意。

李靖一离开,李恪便吩咐陈其会城外的军营加紧训练,让他做好率领五万铁骑西征吐谷浑的准备,陈其领命离开。

陈其离开,李恪让许敬宗和狄知逊来到了书房,开始商议关于在北府管辖的四道发行唐币的事宜,三人经过几番讨论,这才确定了现在太原发行,再向周边延伸的策略。

具体事宜讨论完毕,李恪就将发行唐币的任务交给了狄知逊和许敬宗,他让许敬宗负责发行,让地址负责监督不法分子和稳定秩序,打击瞬间出现的假币行为。

等到许敬宗和狄知逊离开,李恪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这个时候,他下令去请李恪道府中赴宴,给李靖接风洗尘的卫士回来禀报,传来了卫国公李靖的原话,卫国公不想再叨扰北王,宴会就免了,等他顺利接管陆军学院时,再请不迟。

李恪清楚李靖的意思,他知道李恪这段时间会很忙,不想打搅自己,才会这么说,便也没有再去派人请李靖。

只是,李治来到了太原,该怎么教授他呢?

这个问题让李恪很烦恼,思量再三,他觉得该将汉学院的董伯仁和陈叔达找来商议。

半响时间,就见董伯仁和陈叔达来到了李恪的书房。

李恪也不罗嗦,将自己的意思向两人说明,就见陈叔达思量了片刻说道,“殿下,你何不趁此机会建立一所蒙学呢?”

“蒙学?”

李恪疑惑道。

“就是专门给八岁刀十五岁孩童教授学问的学堂啊!”

陈叔达解释道。

李恪细细一想,觉得陈叔达的建议很可贵,好可取。

现在的大唐私学还不兴盛,官学就更加不用说,对于小孩子来说,读书识字的一种奢望,这一是表现在钱财方面,第二便是没有供这个年龄段的孩童学习的学堂,要是自己在太原办一所这样的学堂,岂不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吗?

心念及此,李恪便同意了陈叔达的这个建议,让陈叔达专门去负责蒙学的组建,将学院的修建工程交给了刺史府。

陈叔达见李恪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还让自己负责这件事情,便欣喜的答应,匆匆离开了书房。

陈叔达离开,书房中只剩下了董伯仁个李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