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25章 八仙缺六(2/3)

果老顺着绒线查找,至庙外墙角处,红线入地。

老僧令果老拿来铁锹挖掘,结果挖出两个形似人体的东西来。

老僧知是人参,令果老烧火煮熟,并告知不准品尝。

张果老把挖出之物放于锅中,生火煮了一会儿,香气扑鼻,果老馋口流涎,忍耐不得,便捞出品尝,味道鲜美。

果老仍馋涎不止,索性取出吃个精光。

果老畏老僧责怪痛打,想逃走了事。

出庙门,见树上拴一头毛驴,回头把锅中所剩汤水取出给驴喝了,然后骑上驴背,朝东逃去。

为怕老僧前来追赶,便倒骑毛驴往后观望。

后人说,张果老食仙参已成仙人,毛驴喝了汤水也成为神驴,从此果老骑着毛驴遨游四海去了。

岑文本虽然不信这个志怪传说。

不过他记得,书中记载张果老似乎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到现在的大唐初年,他已活了三千多岁。

因此,不管他信不信这个传说是真的,只要找到这个人一问不就知道了吗?

而关于铁拐李的记载就更玄乎了。

说,铁拐李本命叫李玄,本乃一眉清目秀、文质彬彬、身材魁梧的读书人,是个体面的伟丈夫。

因考场 ,多次名落孙山,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学道访仙,专攻修炼之术。

几年过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

一日,他悟得不长进之因:修行道业没有名师指点,靠己一得之见,事倍功半,道业难成,便决心跟随老子学道。

后来,李玄在石笋山修炼闲暇之余在山上漫步游赏,骤听仙乐嘹亮,抬头一看,空中祥云缥缈,霞光万丈,瑞彩千条,近空出现一头青牛和一只仙鹤,上面各自坐着太上老君和宛丘两位仙祖,铁拐李慌忙跪拜道:“不知仙祖驾临,未能备迎,望......。”

“哈哈哈”老君笑道:“你道术大有长进,实属不易,我和宛丘打算到各地出游,欲带你同去,你务必在十日后神驰我处,不可失约,切记。”

老君言罢,驾牛、鹤而去。

转眼十日期限已到,铁拐李对徒弟杨子说:“为师应师祖之邀,神魂离去,肉身留在此处,尔等要悉心看护,如若过了七天不见我的神魂归来,足以证明为师已列仙班,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

以七天为期,千万记住!”

说完李玄盘膝而坐,气沉丹田,神灵出窍,飘然而去。

待他离去的第六天半夜,徒弟杨子在睡梦中遇到一白发老翁,这老翁慈眉善目,红光满面,手持一把佛尘,老翁微笑着对杨子说:“你母亲将故去,你快回去给你母亲尽孝送终吧,你家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块岩石,形状似老鹰嘴,岩石下有个小山坡,小山坡处土桥子,边上住着一户董姓人家,待你母亲死后,将你母亲埋在那个小山坡,那姓董的人家为人厚道,他们一家在小山坡一直守护着那批宝物多年而不据为己有,等着有缘人去挖掘,挖出的宝物要立即搬到附近一个叫山沟头的地方,找到姓罗的人家藏匿起来,离开时要言谢董家人,你要对他们祝福,祝福他们董家子孙昌盛,万年香火不断,世代兴旺”。

托梦被一阵惊雷惊醒,杨子回思:“老翁定是神仙托梦”杨子不敢大意,叹之忠孝难两全,师父铁拐李元神已经离去六天了,恐怕回不来了,况且母亲生命垂危,还是将师父他老人家肉身火化了吧,杨子跪在师父面前,磕头哭泣着将师父肉身火化,事后匆匆回家探望老母,回到家中果然如老翁所说,母亲已经生命垂危,不久母亲便死去,杨子按托梦老翁的指引,在家附近寻找,果然找到那块形状如老鹰嘴的岩石,也在下面的小山坡找到姓董的人家,杨子恭敬地对董家人说明来意后,勤劳的董家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