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7章 低调的装一下,压慑了一众人(2/3)

接话,马上说下去:“只是让百姓自行挖掘田渠,肯定做不到尽善尽美。所以我要将其纳入河工范畴,以官府之力去帮助农人做到尽善尽美。我朝虽不收其他税了。但农田还是要收官租、适当的时候也还是要收军粮赋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朝百姓要粮,河工帮他们做农田水利。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确保军粮不受影响,又能够让百姓心悦诚服地交公粮。”

“农田水利、公粮”

从未听过这样两个词汇,张所果然在刘行话音落下后变得更加疑云满面、望着刘行道:“这两个词,是刘太傅独创出来的嘛、不过倒是真的很贴切。不过你说不准备每年像百姓征粮。这件事真的可行吗”

面对他这个新的疑问,刘行淡淡地笑着答道:“我要以商代税,首先会使全国的盐铁粮等物全部处于官府随时掌控之下。我不收粮,不代表官督商办的粮行不去买粮、储粮。在这一点上,至少我不担心会出现奸商哄抬粮价、给朝廷制造麻烦的事情出现。而且,真若是有人敢做出哄抬粮价的事,我们的市易司、即将上任的苏权苏大人怕是也绝对不会对那些人手软。”

“市易司的苏权苏大人”一听刘行这话,宗泽不由得也狐疑地望着刘行拦过了话:“刘太傅新法中,难道要重开元佑党人当年所建的市易司、而且还是要交给苏权来执掌吗”

市易司,这个机构其实大宋朝早有。只不过在王安石当年那场变法的时候,这个机构被权利强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权利过于集中,会必然滋生。元佑那场变法的失败原因,其实市易司最后变成了一些主导变法官员谋私的地方,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宗泽为什么狐疑,他知道元佑变法中这市易司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机构,刘行自然更加知道。

所以当老元帅提出疑问后,刘行立即答道:“是要重开市易司,不过苏权不可能真的独断市易事。在这件事情上,宗帅大可放心。因为每个月市易司都需想枢密院报备各项,同时交由户部、工部协同督审各项。权利不会过度集中,自然不会成为新法的弊端。”

听完这番话,宗泽忽然露出了诡诈的笑容:“哈哈,我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刘太傅你这套新法是权予各部、有司,却又让各部、有司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与掣肘。分权与众、却又让众认互相挟制,以此减少弊政、贪腐出现的机会。厉害、真厉害,老夫在这用权、用人之道上,平生终于遇上一个值得我佩服的人了。”

耳听宗泽如此说,坐在阁内的众人才恍然大悟。

他们面面相觑、彼此对望后,所有人的心底都响起了一个声音来:这刘行才二十出头,他是妖童嘛居然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于权利、用人上连宗泽都给他折服了。

这样一个人,若是再历练一些年头、还有人能是他对手吗谁与他为敌,那不是等于自寻死路、随时随地等着被他施展这些心机、手段给弄死吗

见到众人脸上那时而惊诧、时而无奈,时而又变得赞佩不已的表情时,刘行心底里却是一阵痛快,暗暗想到:嘿嘿,你们这群老家伙、以为小爷年轻好糊弄吗这次跌破眼镜,真见识到小爷的本事了吧

你们这些老家伙之中,轮玩弄权术、驾驭他人的事情上,谁能比得过宗泽既然你们比不上宗泽,嘿嘿,如今连宗泽都佩服小爷了、不相信以后你们还敢有事没事地给我想着闹点幺蛾子,来跟小爷争夺至高权利

心中如此窃喜,脸上丝毫不露。

很快地当众人重新将目光投过来时,刘行淡然地说道:“权谋谋天下,人道安众生。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法家有云不别亲疏、不疏贵贱。墨家讲求天志尚贤,儒家讲究知人擅用。我这只不过是在嵩山书院的时候,从先哲们那里学到的一点皮毛,不值得宗帅如此赞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