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95章 武备律(中)(2/2)

、各种诡异花招全都用了出来开始不断研制各种新型兵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刘行自然也不例外。

有了庞大的兵员基数,有了全国工匠群起、群发性地去绞尽脑汁研制更犀利的新式兵器,下一个可能会影响到武备诸事的就是粮草之事。

确保军粮,刘行在天枢阁上与宗泽、张所商讨时,想到的办法让两位老元帅又一次赞佩不已。

刘行想到了什么办法呢?第一个办法,效法三国时的曹操,大搞屯田制。不过时代不同了,人口数量不同了。中原人口现在远比三国时代人口要多太度,所以不可能全国范围内全搞起军吞来。

那怎么办呢?《武备律》中刘行策定的屯田法是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改进:凡新征之地,十年内为军屯田,不外分、不转租更不会卖。

凡无主之地、荒蛮无人愿去之地,征募新兵去建立军屯、勾调重刑犯去补充军屯。军不的与民争田、军屯所产全部归兵部和枢密院官吏与勾调……

如果说只是搞屯田去增加军队粮草自身供应能力,对云普天下的百姓并没有太直接地好处。可是当“军不的与民争田”的字眼出现后,整个信王朝的百姓才开心起来。

他们为什么开心呢?那是因为所有军屯只允许占用那些田地十年,十年之后那些田地会怎样?还不是被刘行下令去分配给当地没田的百姓,或者包租给那些人口多却地不够种的家庭。

如此一来,十年后那些田地还是归于民间,无数新增田产的机会就摆在那里,才让百姓们欢呼雀跃起来。

军田归民法只是刘行让宗泽和张所,以及朝臣们赞佩的第一点而已。

《武备律》中刘行定出来的第二条规矩,才是真正使得朝野称赞、万民欢呼的真正规法:军屯之兵所产两成储下、做当地灾年赈灾之备粮。军屯所产的两成当年分出、交当地衙门均分给贫苦家庭。

当兵的去种地,种出来的粮食要存下两成给当地做以后发生灾难时的赈灾之用,还要拿出两成来白白分给那些贫困的家庭。

这是什么做法呀?这是刘行所宣称要还富于民、全民富足的具体执行做法之一。

试想某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即便是有田地也吃不饱肚子。如果换在过去,那肯定不是卖儿卖女、至少也得把家中孩子送人几个,弄得骨肉分离、伦理受伤。

可是这样一条规定出来后呢?至少那些人家不用再去卖儿卖女了,至少能在军屯帮助下吃饱饭了。

这是何等的恩泽、何等的惠顾呀!宗泽从前不敢想、也想不到,张所过去想都没想过的规法被刘行正式写进了《武备律》,其结果就是直接将全**民的欢欣鼓舞、庆祝连连的活动推向了一个沸点。(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