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82章 分权设司署、开立三个都护府(2/2)

通商部和内务部,专司都护府制下各地的粮农生产与发展、粮食储备于管勾,盐铁事务管勾和渔牧事务管勾。

同如都护府之制,凡新设之省巡抚之下虽仍设三使,但在三使之下要增设出十二司襄理其事、增设四署两司直隶于中枢各部、署以分其责。

所增设的司、署官吏任用由相关司署与都护府、新开之省巡抚协商选员,联名上奏、经天枢院与内阁核准后方为正任。在正任未定时,可由其上一级相关有司暂委官吏署理。

同例、新设各省之下的州府县中也要增设这些有司,但州府级所立十二司所属事的衙门称之为“处”、赋税、地税、金管、粮农、盐铁、渔牧统一称之为“局”。县城之内所设十二司所属事的衙门与其他四署两司所属事的衙门,则全部统一称之为科。

职司明列、各司其职,司、署、局、处、科之主官也不再用那些旧称,全部以司长、署长、局长、处长和科长为其主官职称之名。

都护府之下的县令、知州、知府只有辖制管勾、协调办事之权,而无直接任免其职的权利。

这只是一个过度期,待都护府完成自上而下的构建、当地百姓实现全面徙户定居、安居乐业。地方咨议院成立以后,所有州府县的十八局处之长官都将改为知州、知府、知县提名、咨议表决任用与考评制……

“漠北都护府”之外,于西域重开自汉时既有之的“西域都护府”,授刘錡骠骑大将军军阶、内阁参知衔,着令其领西域都护使、全权处置与管勾西域军政诸事。

西域都护府制下,拟新设四省,分别为北疆、南疆、伊列和疏勒四省。设司署、建州县之事由刘錡草拟后上奏参研确定如何设置。

今之草原与塞北相接处多为领主封爵地,在那片地方设立北庭都护府。授刘子羽为车骑大将军军阶、授其内阁参知衔,着令其领北庭都护使前往其地建司设署,全权管勾处置北庭军政诸事。

此外,吐蕃、天竺、安南三处也将拟建三个都护府,但要等到吐蕃剿抚事定、天竺三国之乱结束和大宋王师得时南下、扫灭钟相时再做商榷。(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