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 先成法相再说!(3/4)

齐国国都,也就是济州济都之内,大齐权臣,执宰崔在文,带着不加掩饰的阴沉脸色,乘坐着飞马之车,离开了国度。

齐国国主孔氏,对于大齐的掌控力,本质上,是依靠着诸多世家来完成的。齐国的政治格局,跟燕国做比较的话,虽然各地也有一些宗门、地方的修真势力,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门派也好、小势力也罢,也都是要听从大齐朝廷的。

而朝廷,却是世家把控的。

这一点,跟曾经李氏皇朝时代的燕国有点像。

曾经的李氏皇朝,除却云霄宗的巨大影响之外,在朝廷内部,基本上是赵张莫管四家,在李氏的领导下的体系。

而齐国,则在这个形式上更进一步,皇族孔氏,几乎就像是个形式上的国主了,真正掌权的,是下面各大世家,他们几乎完全把控了朝政。

而这些世家之中,地位最为显贵的,自然就是崔氏了。

他们家有一个法相,这就是最重要的因素。

十年前,崔清死在了魏国前线,这对齐国当然是晴天霹雳,对崔氏更是如此。

崔在文,是崔氏的族长,崔清的代言人,在十年前崔清死后,他就真正成为了崔氏的掌权者。

在这十年来,他殚精竭虑,维持住了崔氏在齐国内的权威。虽然,肯定是大不如前了,但在他的领导之下,至少仍然还是齐国最大的那个世家。

而最重要的是,他作为大齐执宰,在大齐军事上产生了巨大失利之后,他也在努力的维持大齐这整个国家的利益。

崔清一死,周边环绕着的那些豺狼,就相当于没有了最后的顾忌,一个个变得迫不及待了起来。

传统老对手魏国是如此,他们虽然因为和大燕的合约之中,明确规定了他们不许大规模侵入齐国,尤其是禁止元婴以上的修士动手。但魏国不可能真的就那么规矩,他们仍然在边界,不断的挑事、蚕食。若非他们在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之中,因为魔乱,除了没死法相之外,损失比齐国还重,否则这十年来他们对齐国的蚕食还会更加有侵略性。

而大燕,虽然约束着魏国,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什么好人了。燕国借着禹州、半个青州为跳板,也在侵蚀着大齐的领地。过去,他们只是从魏国手里割走了半个青州,另外半个在齐国手里,但现在整个青州都已经落入了燕国之手。

南边的吴国,哪怕是没有跟他们有直接接壤,但也是虎视眈眈的。跨海的交易上,齐国这十年来吃了无数的亏,损失了不知道多少利益……

这些事情,让崔在文这个执宰心力交瘁,又愤怒不已。

他当然知道,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在于齐国损失掉了唯一的一位法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出一个新的法相,什么都好办多了。

而这个人选,在他看来,就只能是自己。

他是元婴巅峰,积累已经不算太差了。现在就进行法相突破,确实有些冒险,但只要以全国之力供给,成功概率还是有的。

他愿意去赌这一把。

两千万的资源不够,就拿四千万砸!

在巨大的危机感之下,他觉得,已经不能再拖了。这十年间,本应该是齐国在战后休养生息的十年,但十年过去了,他们不但没有回血,反而变得越来越虚弱了。

然而,他从齐国各大权贵世家那里,得到的反馈,却让他无比的失望。

他们没有明说,甚至口头上都支持他进行突破,但一涉及具体的利益,就一个个顾左右而言他了。

巨大的资源缺口,崔氏虽然强,但却也没有办法以一家之力供给的起。诸多世家、甚至包括皇族孔氏在内,却不愿意拿出多少东西出来。

这让他无比的愤怒!

他能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