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二桃杀三士(2/2)

命,只能该糊涂时糊涂,该眼瞎是眼瞎。

大监身处宫中久矣,见过的风波比小子吃过的米粟还要多,当知其中因由。尝有人言,世上万般事,佛陀亦难处,人活一世,区区几十载,何必事事较真,殊不知,难得糊涂,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难得糊涂,说的甚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活的比大部分人都要明白的多。只怕这不是你自己的心思,而是你那个师父的感慨吧。

皇氏一族久经磨难,为保性命不惜远遁西域,百年不入中原。相比也是伤透了心,看透了尘世,才有这样大智之言。

我在宫里待了几十载,尚且看不透,想做到难得糊涂而不能,反而越活越小心,越活越谨慎。

小子,我不如你啊。”

可能是触动了王福满的伤心往事,王福满哀叹一声,脸色凄苦,连地上的影子似乎都短了一截,显得格外漆黑浓郁。

这样的人从不缺少心事,也从不缺少丰富的经历,每一个都经过生死,见证过历史。

他们是事件的主导者,缺不是最终的凶手,说的直白一点,不过是被人手里的利刃而已,宝剑虽锋,奈何剑指何处身不由己。

苏小义绝对相信,像王福满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不过有的人运气好,活到了现在,像王福满这样,现在依然活蹦乱跳,没有羽化的征兆。还有一些人就比较倒霉,因为各种原因含恨而死,化为尘土,清明时节连个祭奠的人都没有。

这种人任何时候都不缺少,也不可缺少。正大光明之事自然有正义的大军去征讨,师出有名,怎么打都没问题。从春秋到战国,从汉朝到大唐,每一次的战争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让百姓认同,能心甘情愿的拿着武器跟着自己的将军去战场拼杀。

没有个人恩怨,眼前的这个人被杀死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杀他的人也不知道为何要杀他。

强大的集体观念让他失去了自我,只能被滚滚的集体裹挟着,一路冲杀。

但月有阴,山有谷,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摆到台面上谈。李治厌恶的人很多,很多都是欲杀之而后快。这是个人私心,如果他要是在朝堂上露出这样的念头,大唐立刻就会烽烟四起,反叛者不计其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