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0章 你入门了吗(2/3)



“噗噗噗。”

这是他感觉到的神经纤维的断裂声。

这是必须的牺牲,没有牺牲,穿刺针就不能进入囊肿。

不过,这种牺牲很小,今后,患者清醒之后,背部会有一小块的皮肤感觉不那么灵敏,会给他一种怪怪的感觉,感觉手里摸到的是一块橡皮。

推进了3.4里厘米,有了落空感,再推进一些。

到了。

他伸出右手,邹医生准确地把针筒拍在他手心,开始抽液体。

5毫升褐色的液体出来了。

邹医生又拍了一支装有冲洗液的针管给他。

里面装的液体是刘牧樵苦苦思考的冲洗液,100度的酒精,冲洗后迅速又抽出来。

它的作用是烧焦囊肿的壁,杜绝今后又有液体渗透出来。

结束了。

主持人抬头看了一下时间,从进针到抽针,总共用了5分钟。

他又刻意看了一下视频上的时间,总时间16分34秒。

“报告一下生命体征。”他按下按钮问。

“心率78次/分,律齐;呼吸16次/分;血压120/70mmhg,瞳孔4毫米,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整个示教室里,吁了一口长气,接下来,就是惊讶和赞叹声。

刘牧樵脑子里“叮”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惜,都是初级宝盒。

陈雄伟站在一边,直到此时,他才问:“你这是结束了?”

他的意思是,他选择站位还没有正式确定好,你手术就做完了,是不是太简单了?

他是最不放心的,从进手术室起就在犹豫不决,等会出现问题了,是接下刘牧樵,还是接下赵一霖手中的工作。

接下刘牧樵手里的工作就是拔掉穿刺针,接下赵一霖手里的工作就是做心肺复苏。

他还在犹豫,可是,一切都顺利地完成了。

患者被推回了病房。

刘牧樵他们被请进了示教室。

他们还有很多细节要问。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教授,他的问题很直接。

“刘博士,达到你这种穿刺水平,难吗?因为,开展这种手术,关键是定位准确。”

刘牧樵推了推眼镜,“应该说,还是比较难吧。”

“如果借助ct定位,是不是可以弥补一些天赋方面的缺陷呢?”

“这个,我没有体念。对于我来说,ct是个累赘,因为,我穿刺时,最刚开始的进针方向已经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所以,ct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打个比方,我穿刺就和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命不命中目标,关键是扣扳机那一瞬间。ct定位,也许对某些操作手来说,穿刺针像导弹,可以根据目标改变方向。问题是,脑组织里,你是不能改变方向的,何况,你的针头也是硬的。”

沉默。

沉默。

过了整整30秒,又有人问:“你是怎样知道,你的穿刺针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偏差没有超过1毫米?”

“感觉。”

“感觉?这并不精准。”

“但是,我的感觉很精准。刚才那个穿刺,我是做得最好的一次,几乎没有偏离设计的路线,偏移度小于0.1毫米,几乎可以忽略。”

“感觉?你认为一定是事实?”

“对的,一定是事实。原因很简单,我设计的路线是擦着交通动脉的下沿通过,刚好,我是擦着通过的。这就是我说肯定的原因。”

“你能感觉到经过动脉的那一瞬间?”

“难道你们不能吗?”

沉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