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8章 狄义 十(1/2)

守城士卒每天检查进出城百姓,也马虎了事,大量蒙古奸细进出郢州。狄义亲率手下,乔装成平民在城中监视敌间谍。

如此半月过去了。

嘉熙三年(1239年)正月。一日,狄义正在城里一个茶楼监视蒙古奸细,一人进入茶楼,来到狄义身边小说说:“少将军,探马来报,蒙古军队正向郢州集结,欲攻我郢州。元帅命我告诉少将军,大军要出城迎敌,最近城里进来不少奸细,由你清理干净。”

“嗯,下去吧。”狄义对这人说。

“是。”这人说完,离开茶楼。

狄义站起身,下了茶楼。自言自语道:“鱼儿终于咬钩了。”

大街上,孟珙的大军浩浩荡荡向城外开去。

狄义走出茶楼,这时一个乔装的军士走来,在狄义耳边小声说:“少将军,奸细都在向郢州府靠拢。”

“什么?他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们想利用城中空虚,行刺元帅?这伙人的胃口太大了。你去叮嘱兄弟们,给我盯住他们,听我命令行动。”

“是。”乔装的军士说完就离开了。

大军出城后,城门关闭。

奸细分别向郢州府靠拢,最后陆续进入郢州府附近的一个酒馆。狄义率领乔装的军士在酒馆门前埋伏起来。

过来一段时间,酒馆里冲出几十个手持弯刀的蒙古奸细。

“上!”狄义一声令下,几百个乔装军士将蒙古奸细围了起来。

“不好,中埋伏了。”蒙古奸细的头领惊慌失色,“跟我冲出去。”

蒙古奸细举起弯刀,冲向狄义率领的军士。

“杀!”狄义下令。

顿时两队人厮杀在一起,顷刻,几十名蒙古奸细所剩无几。

“放下武器!”狄义喊道。

“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军士们齐喊。

余下几个蒙古奸细看大势已去,纷纷刎颈自杀。

宋军开出城,出其不意进攻蒙古军队。宋军士气正盛,人数众多,又攻其不备,两军接触奋战,由于蒙军轻敌,鏖战不久,便损兵折将。蒙军将领看不敌宋军,下令撤退。宋军趁胜追击,直至襄阳城下。蒙军退守襄阳城,闭关不出。宋军在关外骂阵,蒙古军队依旧不理不睬。

第二天,孟珙下令攻城,城中徐浩见时机成熟,率潜伏在城里的军士和城外军队里应外合,轻而易举拿下襄阳城。

于此同时,刘全率军收复了樊城。

孟珙率宋军收复襄阳后,他并没立即向朝廷请功,因为他知道宋军远没有蒙军强大。他立刻给朝廷上表:“襄阳、樊城为朝廷根本,今历数战而得之,当加以经理。若要巩固襄、樊地区,非甲兵十万,不足以分守。倘若等敌军来犯,方调兵来防,焉能确保万无一失?兵法有云,上兵发谋。此不争之争也!……”

此时孟珙的老上司史嵩之刚刚被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得知孟珙在襄阳、樊城等地接连打了不少大胜仗,十分欣慰,在皇帝面前为孟珙的军队请了粮草军饷,然而并未补充兵员。

孟珙十分焦虑,为了解决军士不足的问题,他将蔡州、息州的降兵组成忠卫军;将襄阳、郢州的归正人(沦陷区的宋人)组成先锋军;招淮民359人创建宁武军;招回鹘壮士百余人、老幼115人、马260匹,创建飞鹘军;招集襄汉散落的士卒创建忠义军、虎翼军。

孟珙以江陵为基地,以襄阳为重镇,大兴屯田,训练军伍。

孟珙带着他的部下官兵,历经不到两年的努力,襄阳逐渐恢复了元气,重新成为了宋朝的军事重地,真正意思上使襄阳战场上出现了转机。

嘉熙四年(1240年),年仅十七岁的狄义跟着徐浩,带五百骑兵轻装出襄阳城,向北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