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杨安的选择(二)(2/2)

,勇者竭其力,闻风而起,共舒国难,此其时矣’。在上海抗战的紧要关头,前面有拿枪打仗的,后面有后援会、服务团,还有工人、农民,不管在哪条战线都是抗战。我们一家人都到医院服务,本身就是竭尽全力。今天上午你也看到了,这种凶险甚至堪比前线。在你来之前,我还和家里人商量,将那批金条的一半和一批药品拿出来捐给医院用作抗日。好了,我也不多说了,我想我的决定已经告诉你了。”

桌子上的人没有想到杨安记性这么好,把报纸上的内容都记得这么清楚。赵怀远也是非常吃惊,上午和张一浦都以为这小子有些贪财,眷念着物质财富。没有想到,他倒是如此大气,一下子拿出一半用来抗日,还有一批价值不菲的药品。想到这里,赵怀远连连点头称赞,与在坐的人打过招呼离去。

赵剑眉和吴妈一起把弟弟送到了小院门外,回到了客厅,还未落座就问道:“杨安,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你打枪怎么这么厉害?”

这个问话也一直闷在林小荷心里,林小荷知道杨安该说的时候一定会说的,但她仍然期望早点知道答案。对这个问话,赵益清、林小诚也是十分感兴趣。

杨安看着桌上的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其实,会打枪这件事情,我也不是有意隐瞒。在去年离家出走后,流浪到汉口,有幸遇到了师傅。‘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北大营遭到日军进攻,张学良下达了不准开枪的命令,师傅他们三人因为不满东北军一贯畏惧日本的做法,在掩护主力撤退后,私下逃到汉口,估计在当年北大营的失踪人员中有不少就是这种情况。师傅上过东北讲武堂,到日本军校留学过,我就是跟着他学的日语、步枪和手枪射击。这一年多时间里,每天上午拉黄包车或者是在码头扛包,每天下午和晚上学习日语,还要抽时间学习英语。从去年‘九一八’纪念日后,开始练习射击,每天下午打数十发子弹,到今年7月上旬,我都打了近万发子弹,相当于当年东北军精锐部队十来名士兵一年训练的消耗量,师傅买子弹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和福伯一起回扬州,怕家里人担心,所以没有告诉家里我会打枪,还有师傅送我手枪的事情。”

听着杨安这么平淡地说话,桌上的人都知道这学习日语、射击、拉车、扛包,无论哪一样,怎会他说得这么轻松,这背后的都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辛劳、流下多少汗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