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兄弟夜话(2/3)

口,大哥看怎么样?”

刘和之指着刘牢之笑道:“阿全忒也小气!”刘和之虽然掌管船厂,看到账面上的钱不断增多也为之高兴,心里却总对这工商之事有抵触。这时候看到刘牢之锱铢必较的样子,便出声取笑他。

刘牢之笑着:“二哥,兄弟我从你的船厂里面取船,可曾欠过你一个钱没有?凡事都是要讲规矩的。若是我只提船不付钱,船厂也经营不下去不是?再说了,白得的东西,只怕将士们也不珍惜呢!”

刘和之掌管着船厂,下订单最多的就是刘牢之。刘牢之不但为船只设计提供草案,交起钱来也从不含糊,这才保证了船厂的正常运作。他此时提出此事,刘和之被说的讪讪的,不好意思起来。

刘义之对刘和之说道:“二弟糊涂!阿全能够赊欠给我,已经是天大的情分了,岂可倚仗情谊,白拿人东西?”他转过了头,对刘牢之拱手道:“阿全说得对,白得的东西没人心疼!你立个章程,哥哥照办就是了!”

刘牢之竖起大拇指,笑道:“还是大哥有担当!你列个单子,等开春之后我就给你预备就是了!”

刘义之点了点头,笑着问起谢中郎的近况。

刘牢之这段时间身在江北,对这些事情并不太清楚,反倒是刘和之参加京口士林的聚会,知道些有关谢家的传闻。

“谢中郎自淮北返回建康之后,傲慢不改,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每日里照旧饮宴听曲,听闻最近朝廷对他有起复之意。”

刘牢之笑道:“谢中郎经此一败,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他是个高傲的人,经此一事,受到的打击必然不小。虽然他表面上依然傲慢,焉知心里不是悲苦万分?”

刘和之笑着附和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据说会稽王曾经问郗嘉宾,问谢中郎为什么会失掉士卒们的爱戴,嘉宾回应说,他把任性放纵,当成了智谋与勇气。”

刘义之笑道:“嘉宾此言,倒也中肯。”

刘牢之笑道:“如此说来,连执政的会稽王都要对他失去宠信了!”

刘义之笑道:“不止呢,听说大司马问桓子野,说‘谢安石已经估计到谢万一定要失败,为什么不劝他改正错误?’,桓子野回答说,‘自然是怕触犯谢万’。你们知道大司马怎么说得?”

刘义之摇了摇头,刘牢之却笑道:“桓温厌恶谢万,不是一天两天了,应当不会有什么好话!”

刘和之拍手笑道:“阿全说得对!大司马说:‘谢万是个软弱的庸才,还有什么威严不敢触犯的!’”

刘牢之摇了摇头:“晋国最有权势的两个人都不看好谢中郎,他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刘和之笑了笑:“要不是谢中郎受此挫折,谢安石也不必四十多了,还要为谢家门户出仕为官,还被人嘲笑了一番。”

刘义之皱眉道:“谁这么无聊,如此落井下石?”

刘和之笑道:“谢安石当年隐居东山时,朝廷屡次征召不就,士林间曾有‘安石不出,如苍生何’之语。这次他出任征西大将军司马,便被御史中丞高崧取笑道,‘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把谢安石说得惭愧不已!”

刘义之怒道:“这老小子如此可恶!”

刘牢之笑着劝道:“这些名士之间,关系复杂,这高崧说不定就是想开个玩笑呢!再说谢安石之前做足了高姿态,别人看不惯也是有的!”

刘和之笑道:“阿全说得是,据说有一次,有人送给大司马几味中药,其中有一味是远志,大司马便拿起远志问谢安道,听说此物又叫小草,为什么一种草有两个名字呢?”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问刘牢之道:“阿全,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