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四章回回炮(2/4)

方才展开那道书看了起来。这封信,是以“陕西制置司”名义,写给延安西城守将的。

宋军在信宣称,陕西各府、州、县都已经收复,只剩延安一府,西军是志在必得,这也是大势所趋。但念及城百姓生命财产,以及金军亦有从前的同袍弟兄,西军主座不忍看到生灵涂炭,父老弟兄遭此横祸,遂劝西城金军开城投降。

并作出承诺如下:先,只要开城投降,西军保证不杀;其次,所有金军军官,无论番汉,都保持原有级别和待遇不变;最后,对于金军士卒,有愿从征者,可隶军籍,不愿者,可进民籍。除此之外,当然也有赏赐金银财物等等。

张俊将这封信重复看了四次,抓在手,一时恍神。

固然没有具名,但这应当是徐九的意思,听说他已经作了川陕宣抚副使,如此一来,他的话也就可以代表朝廷。眼下西军确实是占了上风,但延安城池坚固,不是轻易能攻得下来的,我没有必要开城投降。

对方固然保证不杀,保证待遇,但我是降过金的人,一旦投降,确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得到重用。回往以后,恐怕也是作个闲官,束之高阁……

想到此处,又将信展开看了一遍,而后沉思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带了劝降书,促出门而往。

未几时,就召集众将至帅府节堂,张俊将劝降书遍示众将之后,扯了个粉碎。当堂陈词道:“徐卫欲兵不血刃篡夺西城,实在小觑于我你等回往以后,告诫将士,务必坚守城池以如此坚城,便是百万雄兵也奈何不得”

二十四日,诸路兵马完成集结,秦凤、永兴、两兴、泾原四司,合兵六万余人,义勇乡兵万余,散布围住延安西城的东面和北面,筹备攻城。

天一亮,张俊就引将佐亲身上城查看敌情。西军兵力雄厚在他意料之,器械精良也不在话下,但张佰英对他坚固的城防系统还是有相当信心的。他从前是泾原都统制,身经百战,像如此精妙的城防还是头一次看到。紫金虎此番确定得崩掉一嘴的牙

“都打起精力来敌扣城在即”张俊所过之处,他背后的部将们都喝斥着。

至一处马面,他停了下来。马面是城墙延伸出来的高台,上置强弓硬弩,除了压抑攻城之敌外,马面之间还要相互配合,射杀攀爬的敌军士卒。从前,马面上是立的战棚,经韩常改良以后,往战棚立短墙,上面开有射击孔,以便弓弩放箭。

张俊亲身操作着一张床子弩,左右瞄准,感到十分满足。固然有矮墙接在前面,但有射击孔,并不影响弓弩。

行至城墙拐角处,他使劲跺了跺半圆形的墙角,谓众将道:“从前的墙角受到砲击轻易崩坏,如今这圆角却牢固得多。”

战将们无一人答话,西军的威风大家都见识过了,这城到底能不能守住,谁心里都没有数。张俊见一众士气低迷的部下,本想喝斥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往。斜眼瞥了城外一眼,除了攒动的人海,就是高耸的各色战车。

正举步欲迈,缓慢而有节奏的战鼓声就敲响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城外,士兵们争相挤到墙后远看,张俊推开几名士卒,大步窜了过往,展目向城外一看。

只见伴随着雄壮的战鼓声,在城北对面的空空地上,一列战车排开千步之远的间隔,正缓缓向城池靠近。

这当是砲车无疑,每座砲车高两丈有余,在多匹骡马的牵引下渐渐前进。它的动作固然缓慢,但其宏大的体形还是让人看而生畏操砲手跟在器械旁边,驱赶着牲口。

张俊左右一张看,只城北一面,便有这种砲车百座高低脸上一紧,他回头喝道:“命令砲群筹备反制”幸好有“以砲制砲”的战术,否则,就只能依附弓弩回击。来吧,看你的砲厉害,还是我的砲管用

“不对,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