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3章 都是小人物,说什么大话(2/2)

能放松警惕。北齐那边的密谍渗透,双方斥候的绞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北齐那边的斥候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渗透频率跟从前比上升了不止一倍。

“要出事?”

苏椿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

“都督,长安来的密信!”

一个传令兵将红色火漆封好的竹筒交到他手里。

“秋收暂缓解散府兵回乡!不得有误!”信上面只有一句强硬无比的命令,不附带任何解释,落款是独孤信,上面还有独孤信的大都督印。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府兵参战的武器和马匹需要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不过那是杨坚后来府兵改制以后的制度。

现在这个时候,府兵属于军府,旗下都是军户,不需要种田的。理论上说,府兵都是富农出身,不需要回乡务农。但实际情况和想象是有出入的,苏椿虽然出自名望之家,但对这些事情门清得很。

西魏地多人少,耕田的人根本就不够。表面上看,府兵只要打仗就够了,回去就是当地主老爷,实际上,府兵当中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回家亲自下地耕作的人不在少数。

夏季戍守的任务结束后,府兵就要返乡,秋收完毕后才会回来,弘农城的兵力会不可避免的减少,这不是苏椿能说了算的。

不过秋季自己这边要秋收,北齐一样也要秋收,所以动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等秋收完毕,府兵们回来了,北齐估计也把秋收搞定了。

这样两边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

现在不管秋收了……这弘农的府兵,难道不要造反么?

府兵们家里其实也有人,不过壮劳力不回家,秋收多半是要受影响的,至于影响多大,那就不太好说了,每家每户的情况并不相同。

“府兵不卸甲,这是要出大事啊!”

苏椿忧心忡忡,秋收并不是打仗的好时候,因为士兵们担心的都是家里的庄稼收回来没有,谁他喵的还有心思奋勇杀敌啊。

然而他无能为力。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如果上头让他出兵,他绝对会拒绝这种不合理的命令!

“固守弘农尚可,若要出兵洛阳,府兵不堪一战!”

都是小人物,要说什么大话?现在手下的府兵要是在野外跟北齐的宿卫军死磕,那是绝对打不过的。

拯救国家于危难什么的,这样的事情对苏椿来说根本不存在。能守住弘农,就是大功一件了。

“弘农乃国之藩篱,断不可失!”苏椿在心中暗暗做了个决定,无论独孤信下达什么样的命令,他都会谨慎对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