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云剑不急(1/3)

当刘家人在慈恩寺山阶上饱受磨难时,谢家人跟着老太爷、老太太拾阶而上。老太太本可乘肩舆,但道:“不过这百多步阶梯。大夫说,左右我走走也好。”便自己下来走,一臂由精壮仆妇扶住,一手交给谢小横,谢小横脚步稳健,牢牢搀定她,很有点相濡以沫的意思。谢家人跟在两位老祖宗后头,人人整肃、个个端庄。任刘家人乌七抹糟,他们一个回望的都没有。

对他们来说,刘家人不算什么,内殿里才是大考验。

内殿里,都是有资格“饮茶”的人,他们才有资格嘲笑谢家的任何瑕疵,并有能力在言笑之间,不动声色就将这嘲笑磨利了砍将过来,能把你砍得瞬间背过气去,还不见血痕。慈恩寺里的尼姑受着谢家的香火钱,对谢家仍殷勤如初,那些人可不管,只要谢家丢了人,乐得嘲笑呢!再说,有些家里从前是被谢家用嘲笑的刀锋欺侮过的,这次得到机会,怕不兴高采烈的劈回来?

谢家人要经得住这样的考验,才叫宠辱不惊。

谢小横迈进内殿时,却不得不遗憾的想:“七王爷为什么没有及时出手呢?”

派云剑进京时,本已经说好的,尽快叫七王爷修书给唐太守,好让太守在云舟婚事上端正表明态度,力挺谢家。太守帮谢家撑脸面,其他人也就不敢狠踩了。

据谢小横的推算,最快在进京的第一天,云剑应该可以说动七王爷修书了。火速寄回,年前的时间还宽裕得很。太守接到七王爷的修书,怎敢不从?是一定立即有反应的!

可他等啊,等啊,等啊……太守也没有动静。出了什么事?

直到大年二十九。谢小横才接到京中的耳目递来的消息:其实,七王爷还没到京城呢,京里就秘密出道人马,将七王爷截住,接了回去,从此音信全无。云剑还留在京城,等待机会。

谢小横心里像压了铅块似的。

他也算手眼通天,七王爷刚离京往锦城来,就能及时得到秘报,计算出太守的反应。不动声色捺下棋子去,可如果皇上有什么打算……皇权是天。天要变,下界小民能怎么办呢?

云剑怎么也不传个信回来!莫非是忘了么?

云剑此时。连传个信都没空。但他的举止还是很有规律的,一早起来跟京城的老爷子老太太们打个拳、遛个弯、逗个鸟儿。看朝阳把云片儿染红了,就牌坊下去喝碗热腾腾的豆汁儿,配两个硬馍馍、一碗兰花豆腐干。喝完吃饱,背着两手顺着大道慢慢儿往下走。走到城根儿的大马坊,跟伺候飞将军北疆厮杀过的师傅讨教两手马艺,跟精透了的小伙计聊聊本地风土人情,到正午了,一块儿去打个酸菜大肉血肠边炉,按碟切得薄薄的卤牛肉键子。来一壶烫得呱呱叫的竹叶青。吃饱了,摸摸满足的肚子、摸摸过瘾得都出了汗的脑袋,转战茶室。烧大碗儿茶,一碗递一碗的请客、一碗递一碗的拉呱,京片子开得相当正宗。到下午,小憩一会儿,这倒是南人的习惯。他改了不了,哪怕半个时辰。也爱盹那么一盹,醒来看太阳也斜了,访些文人酸士,切磋诗文制艺,相约吃个大席,还是他做东,管弦也不能少,乐师更不能差,否则,别说弹错音了,哪怕手下略软些,他都会回头道:“师傅食指受伤?怎么抹第四弦时不到位,待挑时也只搭一搭就过去了?”

在不同的日子里,他可能用香喷喷的猪油冰糖千层糕代替硬馍馍、用嫩生生的豆腐脑儿代替豆汁儿、用新糯酒代替竹叶青、用荷包爆羊肉代替血肠边炉,用澡堂里的水包肚代替马艺,用招呼人到郊外搭正宗的戎庐赏雪景喝酒代替青楼里倚红偎翠喝酒。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规律,很闲适,像个好样儿的老京都人,一板一眼的消磨日子。

“谢云剑好像一点都不急。” 一个身着玄端衣、玉笄束发的男人,看了下人送上来的报告,搁至一边,对七王爷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