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4章 手艺人的一下午(二)(2/2)

数包型,但对现在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本来她是挺想做个双肩包的,然而用这种软的布料,无论做成什么样,最后会演变成简易收纳包,放满东西就像个包袱的那种。

最符合布料实际的是做成帆布袋,但她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提袋,而是在肩背都空不出来的情况下,还能随身携带的一个背包。

看来只能做成斜挎包,考虑着除了装钱,可能还需要装纸笔、手帕和“卫生纸”,里边还得缝暗袋和隔层。反正没法维持包型,也不用考虑边角弧度或者上宽下窄之类的问题,直接做成方正的a4大小就可以了。

没有拉链,扣子也没有,盘扣类的不止要先琢磨出来,而且装包包上很容易松脱,木扣可以花时间自己做,难的是钻扣眼,工具一样是没有。抽绳口会挤压内容物,也不适合。所以也只剩系带了,为了**,做成翻盖的样式。

考虑容量和形态,她想把侧面做成上窄下宽的“u”型,上面的宽度就留2厘米左右,直接够缝住肩带就好了。这样无论背着还是打开,包口都不会怎么变形。

构思好了全部,由于没有直尺之类的工具,本着能少裁剪就少裁剪的原则,冯时夏把包的正反面、底部连同翻盖部分都直接一个长条裁下来了,为了美观,还是预留了一点折边的宽度出来。

为了尽量裁得齐整点,她还用了墨斗的法子,拿细麻绳两头绷直在桌子的对角,布料放在底下变换角度裁出需要的直线。

两个侧面就也留出一些缝边把布料像剪纸一样,对折两次,定好高度和上下宽度,先剪成直角梯形,再慢慢把下面剪出圆滑的自然弧度来,修饰了几次,差不多就完成了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玉瓶形状的侧面。

背带就更简单了,只是她买的布料不够长,不能剪出一体的一条,便只能用两段缝接起来,对折后的长度到腰部就差不多。

在正中间做隔层两侧不好衔接,冯时夏还是妥协了贴着正面缝了个等宽的暗袋充当隔层,背面靠底部一些缝个稍小的暗袋用于装银钱等。

为了自己的第一个手工包,她每进行一步都是确认了几遍才动手,从里侧缝合的,等最后完工再翻折出来,这样外面就不会有太多的缝合痕迹和不好看的裁边,她甚至连暗袋折边的细节都没忽略。

只是这样一来花费在缝合上的时间就特别长,她的缝纫技能只点亮到会缝扣子和把两块布拼在一起的程度,只懂最简单的平针和最简单的锁边针法。

除了流行刺绣diy那阵,这是她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捏针搞艺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