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安禄山的烦恼(2/3)

,孩儿要走了,请父亲留步吧!”长安东侧的灞桥边,离亭内,杨晞对送他来到此的杨国忠恭敬地致礼。

杨国忠执着杨晞的手,满脸慈爱地说道:“晞儿,你回陕郡了,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在陕郡为父没办法照料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有什么难解的事尽可写信告诉为父,爹爹会帮你解决的。希望你接下来能再立新功,为爹爹长脸,也为你自己再添荣耀。待你功成名就之时,爹爹也要给你准备婚事了,待爹爹有闲,就让人帮你去说一门亲事,你也该成家了。”

“父亲,成家的事还是暂时先不要着急,一切待叛乱平息后再说吧,”杨晞说着,退后一步,再对杨国忠作礼,“父亲,那孩儿先走了。请父亲和母亲多保重,恕孩儿不孝,没办法在你们面前侍候。”

“去吧,一切小心!”杨国忠有点动容了,眼圈竟然都红了。

杨晞也没再停留,大踏步出了长亭,翻身上马后立即策马离去。

郭晞在不远处候着他,两人是一起离开长安的。到了潼关后,杨晞还有一些东西要送赠于郭晞,送给郭子仪。杨晞希望自己的一些举动,能拉近与郭子仪的关系。

郭子仪在历史上的名声太显赫了,熟知这一段历史的人,谁都不能将他无视的,杨晞当然也是。

要是能和郭子仪混的很熟,甚至有实质性的利益纠葛,那该多好!来一场政治联姻,应该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手段。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杨晞想到了娇羞可爱,性子肯定很刚烈的郭昕。

“杨元帅,我们现在出发。相信天黑前应该能抵达潼关的!”郭晞的话打断了杨晞的一点杂想。

杨晞冲郭晞笑笑,道:“今日天黑前无论如何都要抵达潼关。明天我还要到陕郡。”

杨晞说着,也没再言。打马快奔起来。

他来往长安几次,都是通过驿站的快马,频繁换马情况下,速度是最快的,但人也很累。不过这也没办法,没有火车、汽车的时代,只能这样。

------------

洛阳,洛阳宫内,眉头紧缩的安禄山。正在召集手下一帮重臣商量军务。

这段时间以来,局势变化莫测,让他忧心忡忡,深怕被官军完全断了归路,甚至连老巢范阳也被攻占。他数次想亲自领军回援范阳,但因为手下一些亲信的劝阻,还有局势不变化而没最终下决定。

就在几天前,他终于决定要亲自领军回救范阳,并准备召集手下重臣商议他回范阳后的布置。但却接到了陕郡惨败的消息。

陕郡一夜间被唐军攻占,十万将士逃回者才万余,这让安禄山极其震怒,马上止了原来的打算。并将率残部逃回洛阳的崔乾佑关押,撤销其所的职务,以待后审。

陕郡十万人马。在崔乾佑走后几天,被唐军一个时辰攻破城门。一夜之间十万人万几乎灰飞烟灭,这对安禄山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也只一夜间。他就推翻了原先的想法,认为唐军最大的威胁不是北方,不是来自范阳方向,而是长安方向。

能将他手下十万人马一夜之间攻灭的兵马副元帅杨晞,太可怕了。

此人能以万余残兵败卒守住潼关,并给予其子安庆绪的人马以重创,在几个月后还有能力反攻,轻取陕郡,其麾下人马有如此战力,实在让人惊愕。安禄山有天大的理由认定,杨晞的人马才是其最大的压力,远胜于北边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等部。

不过在召集一班重臣商议后却并未得出结果,每个人意见都不同,安庆绪、蔡希德、田乾真等人认为范阳是根本,不能有失;而达珣奚、牛通儒等人则认为洛阳是大燕的国都,比范阳更重要,应该倾全力守洛阳,并想办法打下更多江淮一带的地盘,利用河南、江淮、江南各道的富庶,再图谋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