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没有本宫的传唤,任何人不得进来(2/3)

他的忙,杨晞在不在身边都无所谓了,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也能做好事儿。踌躇满志的他,期望更多了。

就在李玢一边用餐一边想着事的时候,有宦官来报,说是彭城郡王李倬求见。

李倬是李玢的长子,也是能和李玢商量事的唯一一个儿子,这近一年来李玢的决定,大多都是和李倬商量后得出的。李玢已经告诉了李倬,杨晞是他的私生子,是李倬同父异母的兄弟,请求杨晞的帮助,就是李玢和李倬商量后做出的决定。

“孩儿见过父皇!”李倬进殿后,恭敬地对李玢行了礼,“这些天父王太辛苦了,一日三餐都不顾上,孩儿甚是担忧。还请父王千万要注意身体,要合理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垮了!”

李倬的担心让李玢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李倬进来,不会只是问候这么简单,肯定还有另外的事禀报,马上喝退了下人。

“倬儿,父王可不敢不小心行事啊。”身边人都被喝退后,李玢停下了吃食的动作,挺是感慨地对李倬说道:“父王被立为太子才几天,陛下就令父王监国处事了,朝中大臣与父王交集并不多,父王做任何事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做的不好,被陛下斥责,让大臣们失望。”

“父皇,这几天你做的很好了,让孩儿非常的吃惊,真想不到,从来没处理过朝事的父王,竟然有这般能力,”李倬说着,压低了声音说道:“父王,孩儿可是听好些人说过,说这段时间父亲的处理方式让他们挺意外,也挺惊喜。有当年陛下刚刚即位时候的果断和雷厉风行,他们都说。要是陛下一直让父王处事,那将是大唐之幸!”

李倬的话半真半假,大臣们有议论不假,但后面那两句话纯粹就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要是哪个大臣胆敢这样说,他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

但是李玢一点都没感觉到李倬这话中有什么不妥,他笑呵呵地接受了儿子的恭维。不过也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杨晞,觉得与李倬说话。比和杨晞商量事儿感觉好多了,尽情也轻松多了。开玩笑,在面对杨晞的时候,李玢心里没一点老子在儿子面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很是紧张,深怕杨晞和他翻脸一样,但在李倬面前。他太有身份上的优越感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摆出父亲的威严来。

“倬儿,你也要多打探一下消息,看看大臣们都是如何评价为父监国时候表现的!”李玢呵呵笑了两下后,又收住了笑,压低声音说道:“倬儿。为你让你做的事,你做的如何了?”

“父王,孩儿已经想办法接受那几个宫中的禁军将领,他们现在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他们也不拒绝孩儿的馈赠。相信只要再花一点精力,那就没问题了!”李倬回答的声音也是很轻。

“那你继续努力。一定要多拉拢,父王也多想办法,将我们能信任的人,多安插一些到禁军中!”

“是,父亲,孩儿明白!”

禁军的力量能否掌握,是李玢能不能最终坐稳皇位的关键,这从没掌握禁军的李亨最终事败被俘,最终被流放的下场中总结的出来,这也是李玢在被立为太子后,为何马上就打禁军主意的最重要原因,而这些事李玢是交给李倬去做的,从试探性接触开始,要是发现了哪些人有机会拉拢,李玢再亲自出面。父子两人商量的结果是,在这方面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力量,并对杨晞严加提防。

要是有机会,将杨晞的势力从禁军中清洗出去。

轻声密议着事的李玢和李倬都没发现的是,一名宫女模样的人,在他们密议事的时候,正贴在帏幔,竖着耳朵在偷听他们的话,直到李倬起身离去,她才轻步移走,从半开着的窗户里翻了出去,没有发出任何响声。

------------

长安城内一片黑暗了,离长安城六七十里路的华清宫,也已经入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